首頁 > 享生活 > 藥品 > 細辛

細辛

來源:爵士範    閱讀: 1.0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細辛

別名:小辛、少辛、盆草細辛。

細辛

性味:辛,溫。

歸經:歸心、肺、腎經。

入藥部位:馬兜鈴科植物北細辛、漢城細辛或華細辛的乾燥根和根莖。

形態特徵:根狀莖直立或橫走,有多條鬚根;葉通常2枚,葉片心形或卵狀心形,花紫黑色;花梗長2~100px;花被裂片三角狀卵形,果近球狀,直徑約37.5px,棕黃色。花期4~5月。

細辛的用法用量

用法:1~3g。散劑每次服0.5~1g。外用適量。

炮製:除去雜質,噴淋清水,稍潤,切段,陰乾。本品呈不規則的段。根莖呈不規則圓形,外表皮灰棕色,有時可見環形的節。根細,表面灰黃色,平滑或具縱皺紋。切面黃白色或白色。氣辛香,味辛辣、麻舌。

細辛的功效作用

功效:解表散寒,祛風止痛,通竅,溫肺化飲。

主治:風寒感冒,頭痛,牙痛,風溼痹痛,鼻淵,肺寒咳嗽。

作用:①局部麻醉作用

華細辛水浸劑或醇浸劑(20~100%)能阻斷蛙坐骨神經的衝動傳導,在豚鼠皮丘試驗中,有浸潤麻醉效力;但煎劑無效。細辛揮發油尚有表面麻醉(兔角膜反射)作用。50%細辛酊塗於人舌後約半分鐘,舌尖即有辛冷感,1分鐘後有麻木感,以後痛覺完全消失,經1小時左右始逐漸恢復。局麻作用與其所含的揮發油有關,但有較強的刺激性,尚不適作表面麻醉劑。有報告,細辛與其他中藥合用,作塗抹麻醉以拔牙,取得較好效果。

②解熱、鎮痛作用

細辛揮發抽的阿拉伯膠乳劑0.2~1.0毫升/公斤予兔口服。對正常及溫刺法引起的體溫升高均有降低作用。對四氫-β-萘胺或傷寒,副傷寒混合疫苗引起之發熱,口服揮發油0.5毫升/公斤也有某些抑制作用。同樣劑量對兔(電刺激齒髓法)百鎮痛作用,強度與安替匹林相似。

③抑菌作用

初步體外試驗,細辛對溶血性鏈球菌、痢疾桿菌、傷寒桿菌,乃至結核桿菌有某些抑制作用,有待進一步研究。

④對血壓的作用

華細辛醇浸出液(0.125~0.25克/公斤)靜脈注射,可降低麻醉犬的血壓。進一步分析指出,盆草細辛揮發油能使麻醉動物血壓下降,而煎劑則使血壓上升,並謂華細辛對瞬膜及血壓皆有腎上腺素樣作用。

⑤毒性及其他作用

華細辛揮發油對蛙、小鼠、兔等,初呈興奮現象,繼即陷於麻痹狀態,逐漸使隨意運動及呼吸運動減退,同時反射消失,終以呼吸麻痹而死亡,呼吸先於心跳而停止,對心肌、平滑肌有直接抑制作用。醇浸出液在兔身上,能拮抗嗎啡引起的呼吸抑制。對小鼠灌胃與靜脈注射,其半數致死量分別爲123.75毫克及7.78毫克/10克。細辛醇浸出液之毒性大於水煎劑。

除上述外,同屬植物歐細辛的浸劑能升高麻醉貓的血壓,而其總黃酮則有降壓作用;它還能緩解或消除由新斯的明引起的氣管痙攣。揮發油對革蘭氏陽性細菌有抑菌作用(1:500)。

細辛的禁忌

陰虛陽亢頭痛、肺燥傷陰乾咳者忌用。不宜與藜蘆同用。

細辛的附方

①治風冷頭痛,痛則如破,其脈微弦而緊:細辛一兩(淨),川芎一兩,附子(炮)半兩淨,麻黃一分。上細切,入連根蔥白、姜、棗。每服五錢,水一盞半,煎至一盞,連進三服。(《普濟方》細辛散)

②治偏頭痛:雄黃(研)、細辛(去苗葉,爲末)等分。上二味,再同研勻。每服一字,左邊疼搐入右鼻,右邊痛搐入左鼻。(《聖濟總錄》至靈散)

③治傷風鼻塞:細辛、紫蘇、防風、杏仁、桔梗、薄荷、桑白皮。煎服。(《方脈正宗》)

④治傷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氣,乾嘔發熱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滿,或喘者:麻黃(去節)、芍藥、細辛、乾薑、甘草(炙)、桂枝(去皮)各三兩,五味子半升,半夏半升(洗)。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納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傷寒論》小青龍湯)

⑤治鼻塞不通:細辛末少許,吹入鼻中。(《普濟方》)

⑥治牙齒痛久不瘥:細辛(去葉苗)、蓽撥。上二味等分,粗搗篩。每用半錢匕,水一盞,煎十數沸,熱漱冷吐。(《聖濟總錄》細辛湯)

⑦治牙齒疼痛:荊芥、細辛、露蜂房各等分。上爲粗末,每用三錢,水一大盞,煎至七分,去滓,溫漱冷吐。(《御藥院方》細辛散)

⑧治牙痛:細辛一錢,黃柏一錢。煎水漱口,不可嚼下。(《吉林中草藥》)

⑨治痰飲,衝氣即低,而反更咳、胸滿者:茯苓四兩,甘草、乾薑、細辛各三兩,五味子半升。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半升,日三。(《金匱要略》苓甘五味姜辛湯)

⑩治少陰病,始得之,反發熱,脈沉者:麻黃二兩(去節),細辛二兩,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上三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納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傷寒論》麻黃附子細辛湯)

⑾治風入腹,切痛煩冤:細辛、吳茱萸、乾薑各半兩,當歸、防風各一兩,芍藥二兩。上爲末,每以半兩,水二升,煮一升。溫分三服,相續進之。(《元和紀用經》細辛湯)

⑿治小兒口瘡:細辛末,醋調,貼臍上。(《衛生家寶方》)

⒀治口臭及匿齒腫痛:細辛煮取濃汁,熱含冷吐。(《聖惠方》)

⒁治耳聾:細辛末,溶黃蠟丸鼠屎大。綿裹一丸,塞之。須戒怒氣。(《龔氏經驗方》聰耳丸)

⒂治虛寒嘔噦,飲食不下:細辛(去葉)半兩,丁香二錢半。爲末。每服一錢,柿蒂湯下。(《綱目》)

⒃治暗風卒倒,不省人事:細辛末,吹入鼻中。(《世醫得效方》)

⒄小兒客忤(按:本病症狀是:面青,驚痛,不能說話;或頸項強硬,出現險象;或在夜中忽然驚啼不止):用細辛、桂心,等分爲末,每服少許放入小兒口中。

⒅口舌生瘡:用細辛、黃連,等分爲末,搽患處,漱去涎汁。治小兒口瘡,可用醋調細辛末貼敷臍上。

⒆鼻中息肉:用細辛末時時吹入。

⒇耳聾:用細辛末溶在黃蠟中,團成小丸。每棉裹一丸。塞耳中。此方名“聰耳丸”。

細辛的相關論述

1、細辛作爲藥用植物,始載秦漢《神農本草經》,《神農本草經》將其列爲上品。

2、《名醫別錄》雲:“生華陰山谷,二月、八月採根陰乾。”

3、《本草經集註》雲:“今用東陽臨海者,形段乃好,而辛烈不及華陰、高麗者。”

4、《本草圖經》雲:“今處處有之,皆不及華陰者爲真,其根細而極辛。今人多以杜衡爲之。”

5、《本草綱目》雲:“大抵能亂細辛者,不止杜衡,皆當以根苗色味細辨之。”當今仍以遼寧、吉林、和黑龍江所產爲道地。

6、《藥品化義》:“細辛,若寒邪入裏,而在陰經者,以此從內托出。佐九味羌活湯,發散寒邪快捷,因其氣味辛香,故能上升。入芎辛湯,療目痛後羞明畏日,隱澀難開。合通竅湯,散肺氣而通鼻竅。佐清胃湯,祛胃熱而止牙疼。此熱藥入寒劑,蓋取反以佐之之義也。”

7、《本草新編》:“細辛,止可少用,而不可多用,亦止可共用,而不能獨用。多用則氣耗而痛增,獨用則氣盡而命喪。細辛陽藥也,升而不沉,雖下而溫腎中之火,而非溫腎中之水也。火性炎上,細辛溫火而即引火上升,此所以不可多用耳。或問:細辛散人真氣,何以頭痛反能取效?蓋頭爲六陽之首,清氣升而濁氣降,則頭目清爽;惟濁氣升而清氣降,頭 目沉沉欲痛矣。細辛氣清而不濁,故善降濁氣而升清氣,所以治頭痛如神也。但味辛而性散,必須佐之以補血之藥,使氣得血而不散也。”

8、《本草經百種錄》:“細辛,以氣爲治也。凡藥香者,皆能疏散風邪,細辛氣盛而味烈,其疏散之力更大。且風必挾寒 以來,而又本熱而標寒,細辛性溫,又能驅逐寒氣,故其疏散上下之風邪,能無微不入,無處不到也。”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