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獵奇 > 社會萬象 > 每天少吃4克鹽 每年少死5萬人

每天少吃4克鹽 每年少死5萬人

來源:爵士範    閱讀: 2.3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廣東人均日攝鹽9.1克 世衛組織標準量:應少於5克

每天少吃4克鹽 每年少死5萬人

減鹽迫在眉睫。省疾控專家指出,調查發現,廣東人均日攝鹽9.1克,超過中國營養學會推薦標準70%。“重口味”的後果,就是高血壓患者羣體龐大,“5個成年人中就有1個高血壓,50歲以上是1/2。”高血壓又導致中風、心臟病、慢性腎病死亡率高,如果人均攝鹽減至4~5克,專家推算廣東每年因這些病死亡的人數將下降5萬。

昨日,由省預防醫學會、省鹽業集團公司舉辦的廣東省減鹽行動正式啓動,擬於三至五年低鈉鹽食用率達到30%左右。口味難改,因此,活動倡議“減鈉不減鹹”,以含鈉70%、含鉀30%的低鈉鹽,逐漸取代90%以上鈉含量的傳統鹽。

按照世界衛生組織指引,人均日攝鹽量應少於5克;而中國營養學會按照《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標準,每人每日的食鹽攝入量應控制在6克以內。廣東人、粵菜以口味清淡著稱,攝鹽是否達標呢?

省疾控中心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預防控制所副所長許燕君說,監測結果顯然不達標,人均攝鹽超標68.9%。她援引最新的廣東省第三次慢性病及危險因素監測結果,2010年,廣東人均日攝鹽9.1克;沿海居民愛食鹹魚,粵東居民尤喜醃菜,超標量更大;城市超標比例約六成,而農村則高達八成。

當然,與國內其他地區比,廣東人確實吃鹽少些:全國人均日攝鹽量達10.6克。衛生部門調查顯示,北京人每天吃鹽平均13.4克,農村地區更高達16.5克,總體而言“北鹹南略淡”。

貪鹹惡果

5個廣東人1個高血壓

“貪鹹”傷不起。省人民醫院心血管研究所主任醫師劉小清說,醫學研究證實,高鹽飲食可引致血壓升高,因此限鹽已經成爲臨牀醫學治療高血壓最普遍也最有效的手段。“高血壓患者中,74%對鹽敏感,也就是說高鹽導致高血壓。”

省疾控中心日前發佈的第三次全省慢性病及危險因素監測顯示,每5個18歲以上的廣東居民中就有1個高血壓患者。疾控專家許燕君直言,都是“貪鹹”惹的禍,在吃鹽更多的我國北方地區,高血壓的患病率更高。

昨日,省衛生廳副廳長廖新波笑言,除了高血壓,吃鹽太多還會導致多皺紋,美麗減分。當然,高血壓的危害更大,“要知道,我國居民85%死亡歸因於這些慢性病,而心血管、腦血管病佔40%,居死因首位,超過腫瘤。”

口味難改

低鈉鹽實現“減鈉不減鹹”

減鹽迫在眉睫。許燕君表示,在各種慢性疾病防治方案中,減少鈉鹽的攝入無疑是最切實可行的方案。“如果廣東人均每日攝鹽減至4~5克,全省每年這些病死亡人數下降5萬人左右。”

不過,口味是日積月累養成的習慣,專家因此推薦更爲可行的“減鈉不減鹹”方案,低鈉鹽雖然鈉含量減少35%~40%,但鹹味差不多,比單純減鹽的可接受度更高。

不過,專家提醒,一般人羣尤其是中老年人和患有高血壓、冠心病、中風後遺症等人羣適宜吃低鈉鹽。而尿毒症、腎功能受損等腎臟病患者不適宜吃低鈉鹽。

吃低鈉鹽

每個人每個月只花2元

“我們是賣鹽的,卻樂於請大家少吃鹽、吃好鹽、健康用鹽。”在昨日的廣東省減鹽行動啓動活動上,廣東省鹽業集團公司副總經理陳繼茂笑着說。我國不少地區已經率先啓動“限鹽行動”,如北京、天津、上海、江蘇、浙江、西藏等省(市)已向集體食堂、餐館、家庭推廣使用低鈉鹽;北京還明確提出通過三至五年時間,使北京居民低鈉鹽食用率達到10%。

低鈉鹽好過傳統鈉鹽,屬於優質食鹽品種。改吃低鈉鹽後,會不會增加市民羣衆的負擔?記者走訪超市發現,400克一包的傳統加碘鈉鹽爲1.3元/包,250克低鈉鹽爲1.9元/包,一個成年人吃低鈉鹽,一個月總量不會超過1袋,還不用花2元錢。

每天只吃一蓋鹽

省疾控專家許燕君表示,一個啤酒瓶的蓋子,去掉那層膠墊,裝滿鹽就正好是6克;省衛生廳和廣州市推廣發放過控鹽勺,那個小的容量就是2克,每天吃鹽少於3小勺即可。

中山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蘇宜香也支招:現在很多礦泉水、飲料瓶的瓶蓋,都削薄了一半,這種瓶蓋盛滿了,就是4~5克。“足夠了,因爲麪包、饅頭、鹹菜、油條等等都是有鹽的。”

城市居民食鹽攝入量高專家:七成以上人鹽吃多了

2013年年初,世界衛生組織發佈了膳食鈉及鉀的攝入的新指南,成人每天攝入的鈉含量不應超過2000毫克,即不超過5克食鹽,若以這個標準衡量,七成以上的中國人都超標。

全國營養大會的最新數據顯示,2002年中國城市居民平均每天吃鹽10.9克,2010—2011年中國城市居民營養健康狀況監測結果是10.3克,雖然略有降低,但是離中國營養學會推薦的目標值6克還差很遠。據中華醫學會心血管學會指南指出,只要少吃鹽,舒張壓和收縮壓都會明顯降低。

社會萬象
國際快訊
人間冷暖
奇聞趣事
世間印象
拉呱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