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獵奇 > 社會萬象 > 甘肅岷縣“7.22”地震後衛生防疫工作方案

甘肅岷縣“7.22”地震後衛生防疫工作方案

來源:爵士範    閱讀: 3.0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2013年7月22日7時45分,岷縣發生6.6級地震災害,18個鄉鎮不同程度受災,部分鄉鎮通信、交通中斷,給羣衆生命、財產造成了巨大的損失。災區環境衛生狀況差,較易引起傳染病的發生和流行。爲切實做好災區傳染病防控、環境消毒、生活飲用水監測和災後健康教育等衛生防疫工作,杜絕重大傳染病的發生,確保大災之後無大疫發生,結合工作實際。特制訂本工作方案。

甘肅岷縣“7.22”地震後衛生防疫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標

(一)衛生防疫工作覆蓋全縣受災鄉鎮所轄範圍;

(二)確保災區無傳染病疫情發生;

(三)各類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及時有效處置。

二、工作原則

(一)加強領導,羣防羣控。按照縣政府統一領導和衛生救援指揮部的統一指揮,協調相關部門和單位通力合作,廣泛組織、動員公衆參與,羣專結合,聯防聯控、羣防羣控。

(二)依法科學、有序規範。堅持依法防控、科學防控、有序防控。有組織、有計劃、統一規範的開展地震災害後衛生防疫工作。廣泛收集信息,科學防控,合理調配資源。

(三)全面覆蓋、全程控制。建立“全面覆蓋、分級管理、層層履責、進村入戶、責任到人”的衛生防疫工作制度,有效落實各項衛生防疫措施。

三、組織指揮體系及職責

(一)成立岷縣“7.22”地震災後衛生防疫工作領導小組

組 長:王新華 甘肅省衛生廳黨組成員,省疾控中心主任

後亞東 岷縣衛生局副局長,縣疾控中心主任

副組長:何 健 甘肅省疾控中心副主任

樑成智 定西市疾控中心副主任

車付紅 岷縣疾控中心副主任

成 員:藍 弘 各支援隊長

(二)專家組

組 長:何 健

副組長:藍 弘 張彥清

組 員:省疾控中心、市疾控中心專家

(三)具體各工作小組

1、防疫消殺組(名單見附件)

2、疫情流調組

組長:王睿

成員:胡元春 張雄民 溫玲玲

3、檢驗檢測組

組長:常玉彪

成員:後建琴 梅衛霞

4、信息管理組

組長:劉俊生

組員:陳新華 張雄民

5、後勤保障組

組長:劉俊生

成員:趙淑珍 葉玉萍 陳新華 陳建軍 關愛斌#p#副標題#e#

(二)工作職責

1、岷縣“7.22”地震災後衛生防疫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研究決定災區衛生防疫工作策略、合理調配有效資源、統一指揮應急處理和部署及落實各項工作。

2、專家組。制訂災區衛生防疫工作方案,負責災區衛生防疫工作技術指導,對災區衛生防疫工作效果進行評估。

3、疫情監測消殺組。按照工作方案要求,指導開展對重點區域、重點場所、重點環節的環境清理和消殺滅工作,加強對蚊、蠅、鼠等病媒生物的監測。迅速建立傳染病、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報告系統,加強疾病監測和疫情報告,啓動日報告和零報告制度。組織開展災區現場流行病學調查,對災區可能發生的傳染病及其危險因素進行分析、預測,並提出防控措施。發生傳染病疫情後,做好疫情調查與處理工作。

4、檢驗檢測組。迅速開展災區羣衆生活飲用水應急監測,對飲用水安全進行快速評估。

5、信息管理組。負責疫情及各項信息的統計、彙總、上報。

6、後勤保障組。做好應急防疫物資檢查儲備。對現有應急救災物資,消殺藥械、防護用品等應急設施進行檢查清理,預測需求,組織構建,建立應急儲備和補充更新機制。做好消殺物品出入庫管理。迅速開展健康教育宣傳和行爲干預,充分利用各種宣傳手段,對災區羣衆進行健康教育和衛生防病知識的宣傳,最大限度地提高宣傳教育的覆蓋面,提高羣衆自身防護、自我保健意識和心理調節能力。

四、工作要點及方法

(一)傳染病監測與控制

1.報告人。各鄉(鎮)衛生院、災民安置點收集信息的衛生人員和鄉村醫生。

2.報告方式。填寫報表和傳染病報告卡,通過網絡進行直報,如網絡不通,須電話報告,報告需做好登記記錄。

3.報告內容。發現霍亂、甲肝、痢疾、感染性腹瀉、流感、疑似傳染病相關死亡及疑似傳染病聚集性病例時,應立即進行報告。其他傳染病按正常程序進行報告。

4.臨牀症候羣監測。在災民安置點建立臨牀症候羣監測,開展發熱、結膜紅腫、發熱伴呼吸道症狀、發熱伴皮疹、腹瀉水樣便、腹瀉血便、急性黃疸、腦炎或腦膜炎等監測。

5.監測數據彙總分析。對收集的信息應綜合分析,分析的主要指標包括分病種和症候羣新發病人數、死亡人數、罹患率和死亡率,分年齡組的發病數、死亡數、罹患率和死亡率,發生地點、變化趨勢等。

(二)病媒生物防制

1.蚊幼蟲防制。疏通溝渠、清除積水,填平水坑;或在水坑內,使用1%的安備或菊酯類殺蟲劑。

2.成蚊防制。災民安置點室內外牆面採用菊脂類殺蟲劑滯留噴灑;提醒人羣減少與蚊蟲接觸。

3.成蠅防制。採用撲打、粘捕等各種方法消滅蒼蠅;災民安置點室內外牆面、廁所及垃圾點採用菊脂類殺蟲劑滯留噴灑。

(三)生活飲用水監測

1.監測內容。包括飲用水水源選擇與衛生防護、臨時性供水點監測、飲用水消毒、飲用水水質檢驗。

2.監測區域。災區生活飲用水監測區域包括:文鬥、閭井、申都、禾馱、梅川和蒲麻等17個受災鄉鎮水源地、集中式供水點、受災現場及生活區域、居民分散式飲水點等關鍵區域和場所。必要時,可根據實際情況擴大采樣地域和場所。

3.水質檢驗。使用現場快速檢驗設備檢測餘氯等消毒劑餘量;不能進行現場快檢的水質指標,應及時送實驗室檢測。

災區的臨時供水應當進行日常監測,主要指標包括:總大腸菌羣、菌落總數、消毒劑餘量(一般爲遊離餘氯)、色度、臭和味、渾濁度、pH、氨氮、硝酸鹽,根據水質污染情況,應當及時調整監測指標。

(四)災區飲用水及環境消毒

1.飲用水消毒

一般使用含氯消毒片或泡騰片(如:漂白粉精片、二氯異氰尿酸納等)消毒。用量按每升水3~5mg有效氯計算,即缸水、桶水消毒一般每100kg水加入二氯異氰尿酸納片劑或泡騰片1片。作用30分鐘後煮沸飲用。

2.環境消毒

垃圾:噴灑濃度爲2000mg/L(即每升水中加消毒片4片或5%的84消毒液按1:25配製)含氯消毒劑。

廁所:噴灑濃度爲2000mg/L(即每升水中加消毒片4片或5%的84消毒液按1:25配製)含氯消毒劑,主要噴灑門把手、門框、地面、蹲坑等處。糞便可直接布撒漂白粉。

災民安置點:噴灑濃度爲1000mg/L(即每升水中加消毒片2片或5%的84消毒液按1:50配製)消毒劑,主要噴灑帳篷內外環境。

清淤後室內外環境:可噴灑濃度爲1000--2000mg/L(即每升水中加消毒片2--4片或5%的84消毒液按1:25配製)含氯消毒劑或直接布撒適量漂白粉。

3.垃圾和污水的收集與處理

① 根據災民聚集點的實際情況,合理佈設垃圾收集點並加強管理,生活污水應定點傾倒。

② 及時對垃圾點和污水傾倒處進行消毒殺蟲,控制蒼蠅孳生。

(五)災後宣傳教育

充分動員和利用各種傳播媒介和手段,以宣傳飲用水衛生、食品衛生、環境衛生和個人衛生爲主,全方位地宣傳防病知識,形成輿論,力爭做到家喻戶曉。採用發放傳單、張貼宣傳畫頁、現場宣傳、電視和廣播等方式宣傳災後防病知識。同時可在學校進行災後衛生防病知識宣傳教育。

社會萬象
國際快訊
人間冷暖
奇聞趣事
世間印象
拉呱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