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享生活 > 內科 > 肝炎干擾素的優缺點

肝炎干擾素的優缺點

來源:爵士範    閱讀: 2.4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肝炎干擾素的優缺點

1957年,英國病毒生物學家Alick Isaacs和瑞士研究人員Jean Lindenmann,在利用雞胚絨毛尿囊膜研究流感干擾現象時瞭解到,病毒感染的細胞能產生一種因子,後者作用於其他細胞,干擾病毒的複製,故將其命名爲干擾素。

1966-1971年,Friedman發現了干擾素的抗病毒機制,引起了人們對干擾素抗病毒作用的關注,而後,干擾素的免疫調控及抗病毒作用、抗增殖作用以及抗腫瘤作用逐漸被人們認識。

乙型肝炎:乙肝病毒水平感染的時間少於兩年者,用干擾素製劑 hbsag、hbeag及hbv一dna的消失比較容易;患者肝臟活檢病理改變輕者,沒有或稍有肝臟纖維化者的效果較好;青壯年的療效優於老年人。還有較多資料表明,對慢性肝炎早期採用干擾素製劑治療半年以上,並取得臨牀效果者,有利於防止肝臟纖維化,並能阻斷向肝硬化發展。

丙型肝炎:丙型肝炎應用干擾紊治療可以防止急性丙型肝炎向慢性發展。用干擾素治療的丙型肝炎患者,體內的丙型肝炎病毒可被抑制,發病過程可中斷,有利於丙肝的恢復。

丁型肝炎:干擾素一a每次300萬單位,每週3次,共12周,可使66%的患者血清中丁肝病毒rna消失,同時使血清轉氨酶下降。早期治療每次900萬單位,每週3次,有效率可達70%,使25%的慢性丁型肝炎患者的肝細胞損害減輕。但一旦中斷治療疾病呈復發傾向,病毒可再度複製。因此,爲控制丁型肝炎的加重和進行性慢性病變,可能需要長期持久地應用干擾素一a治療。但對治療2~3個月後生化上仍無反應的患者,必須立即停用,採用中西藥綜合治療爲宜。

庚型肝炎:對於治療庚型肝炎,正在研究中,但有人報道干擾素治療慢性庚肝與乙肝或丙肝病毒合併存在的病例有一定效果。#p#副標題#e#

干擾素適應症

干擾素是病毒侵入細胞後產生的一種糖蛋白。由於幾乎能抵抗所有病毒引起的感染,如水痘、肝炎、狂犬病等病毒引起的感染,因此它是一種抗病毒的特效藥。此外,干擾素對治療乳腺癌、骨髓癌、淋巴癌等癌症和某些白血病也有一定療效。

干擾素有哪些不良反應?

1、 發熱:治療第一針常出現高熱現象。以後逐漸減輕或消失;
 
2、感冒樣綜合徵:多在注射後2~4個小時出現。有發熱、寒戰、乏力、肝區痛、背痛和消化系統症狀,如噁心、食慾不振、腹瀉及嘔吐。治療2~3次後逐漸減輕。對感冒樣綜合徵可於注射後2小時,給撲熱息痛等解熱鎮痛劑,對症處理,不必停藥;或將注射時間安排在晚上

3、骨髓抑制:出現白細胞及血小板減少,一般停藥後可自行恢復。治療過程中白細胞及血小板持續下降,要嚴密觀察血象變化。當白細胞計數<3.0×10^9/L或中性粒細胞計數<1.5×10^9/L,或血小板計數<40×10^9/L時,需停藥,並嚴密觀察,對症治療,注意出血傾向。血象恢復後可重新恢復治療。但需密切觀察。

4、神經系統症狀:如失眠、焦慮、抑鬱、興奮、易怒、精神病。出現抑鬱及精神病症狀應停藥。

5、少見的副反應有:如癲癇、腎病綜合徵、間質性肺炎和心律失常等。出現這些疾病和症狀時,應停藥觀察。

6、誘發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甲狀腺炎、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溶血性貧血、風溼性關節炎、紅斑狼瘡樣綜合徵、血管炎綜合徵和Ⅰ型糖尿病等,停藥可減輕。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