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享生活 > 內科 > 中醫如何治療慢性肺源性心臟病

中醫如何治療慢性肺源性心臟病

來源:爵士範    閱讀: 1.9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慢性肺源性心臟病(簡稱肺心病)是由於肺、胸廓或肺動脈的慢性病變所致的肺循環阻力增加、肺動脈高壓,進而引起右心室肥厚、擴大,甚至發展爲右心衰竭的疾病。臨牀上以反覆咳喘、咳痰、水腫、紫紺等爲特徵。可分爲代償及失代償兩個方面。發病年齡多在40歲以上。本病常年存在,急性發作以冬春季多見。肺心病病程中多數環節是可逆的,通過適當治療,心功能可有一定程度的恢復;後期病情危重。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屬中醫“喘證”、“痰飲”、“肺脹”、“水腫”等範疇。

中醫如何治療慢性肺源性心臟病

【病因病理】

病理變化首先在於機體正氣不足,抵抗力低下,邪氣侵襲人體,肺先受之,肺氣宣降失司,發爲喘咳。

若反覆感受邪氣測肺傷氣弱,痰飲留滯,日久正氣必衰,而進一步累及心、脾、腎諸髒。“肺傷日久必及於心”,心氣虛無以推動測致心血瘀阻而見心悸、胸門、憋喘、紫紺、舌黯;脾主運化,脾失健運,水谷不化,痰溼內生,上涌犯肺,而見咯痰量多;腎主水,腎虛無以制水,水氣凌心,則加重心悸、氣短;腎又主納氣,肺主呼吸,肺氣應下行歸腎,腎氣又有攝納肺氣的作用,若腎氣虛不能攝納肺氣,則發爲虛喘。因此,肺心病的發生,在於肺、心、脾、腎四髒功能失調。

【診斷要點】

1.有慢性肺部疾病史,早期功能代償,有咳嗽、咯痰、乏力、呼吸困難,隨着病情進展出現右心衰竭、呼吸衰竭,如心悸氣急加重,紫紺,頭痛,煩躁,神昏譫語、抽搐,甚至昏迷。

2.體徵 早期表現爲肺氣腫,呼吸音減弱,可聞及乾溼??音,心濁音界不易叩出,心音低鈍,肺動脈瓣第二音亢進;以後出現頸靜脈怒張,肝腫大,浮腫,腹水,心率加快等。

3.心電圖 早期低電壓,心臟順鐘向轉位和肺型P波,電軸偏右;後期右心房、室肥大。

4.X線檢查 肺部可有原發病的表現,右心室增大徵,甚至可有全心擴大。

5.血氣分析 呼吸衰竭時,可有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癥和高碳酸血癥。

【辯證分型】

1.寒痰壅肺症狀:咳喘氣急,勞則即著,胸部脹問,痰白而稀,納少倦怠。舌苔薄白而膩,脈弦滑。多見於肺功能不全合併呼吸道感染。

證候分析:病程日久而肺虛脾弱,故見納少倦怠;正虛復感寒邪,肺氣不宣,痰濁上犯,故咳喘,痰多;因肺虛而又痰阻氣機,故胸脹問,咳喘勞則加重;

舌苦薄膩,脈弦滑爲寒痰內阻之候。

2.熱痰蘊肺症狀:咳嗽氣促,痰黃而稠,不易咯出,大便乾燥,小便黃赤,口於。舌紅,苔黃或黃膩,脈滑數或弦數。多見於肺功能不全合併呼吸道感染。

證候分析:痰濁內蘊化熱,痰熱壅肺,故痰黃而難以咯出;肺氣上逆,故見氣促;熱傷津液,肺不布津,故口乾,小便黃赤;肺與大腸相表裏,大腸運化失司,故大便於燥;舌紅苔黃或黃膩,脈弦數或滑數均爲痰熱內蘊之徵。

3 痰蒙清竅症狀:神志恍惚,煩躁不安,或表情淡漠,嗜睡,甚至昏迷,或肢體抽搐,咳喘氣促,咯痰不爽。舌質黯紅或淡紫,苔白膩或黃膩,脈細滑數。多見於肺性腦病。

證候分析:痰迷心竅,蒙閉氣機,故見神志恍惚,煩躁不安,表情淡漠,嗜睡,昏迷;痰濁引動肝風,故可見肢體抽搐;痰濁壅肺,氣機上逆,故見咳喘氣促,咯痰不爽;舌質黯紅或淡紫爲心血瘀阻之徵,苔白膩或黃膩,脈細滑數爲痰濁內蘊之象。

4.肺腎氣虛症狀:咳嗽氣短,活動後加重,甚則張口擡肩,不能平臥,痰白而稀,無力咯出,胸悶心悸,汗出。舌淡或黯,脈沉細數或有結代。

證候分析:肺虛無以主氣,腎虛無以納氣,故氣短,活動後加重,甚則張口擡肩,不能平臥;肺氣不足,不能宣肺布津,故咳嗽,痰白無力咯出;肺病及心,心氣虛弱,氣機不利,故胸悶心悸,汗出;氣虛不能推動血液運行,故舌淡或黯;脈沉細數或結代亦爲肺腎氣虛,兼有血瘀之徵。

5.脾腎陽虛症狀:面浮肢腫,心悸喘咳,咯痰清稀,脘痞納差,形寒肢冷,腰膝痠軟,小便清長,大便稀溏。舌胖質黯,苔白滑,脈沉細。

證候分析:陽氣衰微汽不化水冰邪氾濫則面浮肢腫;水飲上凌心肺,故心悸喘咳,咯痰清稀;脾陽虛則脘痞,納差,便溏;腎陽虛則形寒肢冷,腰膝痠軟,小便清長;舌胖質黯,苔白滑,脈沉細爲陽虛水停血瘀之徵。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