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享生活 > 外科 > 《最後的宣戰》黎家明的艾滋手記(6)

《最後的宣戰》黎家明的艾滋手記(6)

來源:爵士範    閱讀: 5.0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最後的宣戰(六)

《最後的宣戰》黎家明的艾滋手記(6)

黎家明

這是一個6個人的事情,是一對相愛的戀人和他們的四個老人的事情。男孩是一個獨生子,女孩也是。男孩子很喜歡玩,玩出格了。但他不知道已經感染上了致命的病毒,這個病的可怕之處就在於有的人在感染的時候可以根本沒有任何症狀。女孩子在國外學習,中途歸來。不幸就發生了,他們雙雙被感染。

這改變了兩個原來幾乎完美的家庭。女孩的父親和男孩的母親都是一輩子醫人無數的好醫生。兩個年輕人決定不告訴家人,因爲老人們的身體都不好。他們只有勇敢的面對病魔了。深夜,他們倆常常抱頭痛哭。我更能理解那個男孩,他要承受的遠遠比我多。我非常敬佩那個小小的女子,那麼纖弱,卻那麼勇敢。她沒有離開她深愛的男朋友,她選擇了用愛封緘死亡。我羨慕那個男孩。

而事實上,他們慢慢發現他們的父母都知道,父母已經不能責備這兩個孩子了,他們被孩子們的勇氣打動,他們強作歡顏,裝作什麼都不知道,只有在生活上給他們最細心的照料。他們是偉大的父母。

我和這對小冤家成了朋友,但是他們兩個總是喜歡在對方不在的時候給我打電話,男孩要我鼓勵女孩,說她又悄悄掉眼淚了,更多的時候,是他述說對他自己犯下不可饒恕的錯誤的愧疚;女孩要我鼓勵男孩,事情來了,躲不過了,什麼都沒有用,只有珍惜了。我最喜歡他們倆個都在的時候和我通電話,我們胡亂開玩笑,誰都不願意流露悲傷,那時我們都真的很開心。

有一次,男孩說:算了!我們仨一塊過吧!我說:好呀!你小心我搶你女朋友哦!他們是離不開我了,我也離不開他們。讓他們開心,讓我快樂是我們共同的願望。一開始,我常說:要是我們仨都沒有事,卻有現在的情義多好!現在,我不說這話了。我們現在是好朋友,這就好!

有一點老天是公平,那就是沒有人是第一個,也沒有人是最後一個。我知道我現在做的是對的:人不管面臨什麼樣的絕境,相信吧,一定有和你一樣處境的人,勇敢找到和自己一樣的人,真誠的和他們做朋友,共同面對同樣的困境,你就不會孤單!孤獨頹廢會讓你變得更隱蔽,但隱蔽會讓你更加孤獨頹廢。那樣,生命就會一點點的捲曲、剝落、消散……

聽古琴,聽古箏,他們讓我變得安詳、從容;聽《如歌的行板》和《月光奏明曲》,我一樣還能聽見對真愛的美好回憶;聽《命運》、《英雄》、《悲愴》,他們讓我知道同樣不幸的天才對命運的勇敢抗爭!

我不要一個人面對這麼強大、險惡的敵人,我要和病友們共同面對!我的宣戰是對愛滋病魔的,也是對命運的!在今日的世界,如果有其他人願意幫助、鼓勵我們,那是我們意外的驚喜,那是上帝對我們的懲罰的補償。現在中國人是如何看待艾滋病的呢?

最近一組調查顯示,當人們發現身邊人感染上艾滋病,75%的人會採取堅決疏遠和唾棄的態度。

這組由中國社會調查事務所對北京、上海、大連、廣州所作的調查顯示,人們對艾滋病已有較多的認識,但對艾滋病及艾滋病患者仍持不科學、不理智的態度。75%的被調查者表示對艾滋病了解;89%的日能準確地說出艾滋病的傳播途徑依次是性接觸傳播、母嬰傳播、血液傳播(主要是靜脈吸毒);但22%的人同時又錯誤地認爲身體外部接觸或艾滋病人房間的空氣也會傳播艾滋病毒;另有5%的人不太清楚艾滋病傳播途徑。正是由於許多人對艾滋病不太瞭解,影響了人們對它的態度。75%的人表示當確認自己身邊的人感染上艾滋病就採取堅決疏遠和唾棄的態度;只有10%的人認爲根據情況而定,如處於醫源性感染則能表示同情。他們爲什麼不同情艾滋病患者?45%的人認爲艾滋病是社會道德墮落,世風愈下的結果;30%的人對該病恐懼,認爲醫療無法攻克它。調查同時發現,58%的人認爲現在艾滋病的傳播應在中國引起相當的重視,但也不能草木皆兵。同時也有10%左右的人認爲在中國艾滋病不會廣泛流行,其原因是中國人有傳統、保守的道德標準。

我是一個HIV感染者,我自己是無比憎恨這種疾病,有時甚至是厭惡自己的肉體的。我還知道許多醫源性感染的病人和我一樣憎恨這種疾病。而且,我是不屬於有可能被同情的那一部分人。我知道有很多病人遠遠比我堅強和勇敢,他們在默默的與病魔積極的戰鬥着。但,我十分清楚,我不需要憐憫同情!如果我需要憐憫同情的話,因爲沒有人知道我是怎樣被感染的,我完全可以在寫這些文字的時候,把自己寫成一個因爲輸血而被感染的無辜者,那樣的話,我一定可以獲得更多的同情。因爲不能潔身自好而感染的人,社會是最不能接受的。如果我現在不是一個患者,而是一個健康的人,我也一定會和社會基本大衆有一樣的想法。我面對死亡的時候,我選擇了真實。只有真實才可怕,只有真實才更能說明問題,只有真實才可以讓很多人記得的時間長一點,記得的印象深刻一點。

來說說感冒,幾乎每一個人一生都要感冒很多次。感冒的人可以分很多種:1.感冒的人是被別人傳染的,是無辜的;2.有的人是愛漂亮,天冷也穿很少,美麗“凍”人,凍出來的,他們是因爲自己犯了錯造成的;3.有的人在一次大的流行性感冒發生前,沒有機會注射疫苗,他們是無奈的。那麼,我們是如何對待感冒和得了感冒的人呢?感冒是不是也分可以同情的和不可以同情的,要遠離的和要唾棄的呢?因爲得的人多了,大家漸漸瞭解了感冒,知道如何對付各種感冒。關鍵是感冒不會死,不需要用生命做代價的。我看艾滋病和感冒在科學和生命的層面上毫無區別,一樣是疾病。我實在不想看見因爲得的人多了,死的人多了,大家才瞭解。從病患者的角度看,在醫學無力的時候,如果大家給予他們理解和幫助,給他們一個寬鬆的生存空間,讓他們儘可能走得長久點、舒服點,去理解一個提前知道自己死期的人的心境,這不僅僅終結了傳染源,事實上是保護了那些給予病患者關心和支持的人。

我現在就有一個體會,越是我在乎的人,我就越怕傳染他們,明明知道不可能傳染的途徑,自己也是小心再小心。對自己的生活用品和沾染血液的物品,總是將之銷燬。得這種病的痛苦我體會夠了,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呀!可是,有少數病人能夠承受死亡的壓力,卻沒有辦法承受社會的冷漠和傷害,他們變節投降了,他們有意傳染別人,成了艾滋病魔和死亡的幫兇。這樣的人,國家的法律會制裁他們!但國家的法律沒有辦法救活被他們傳染的人。這樣的人,且不說他的人格,如果社會可以給病患者多一點寬容,這樣的人類相互殘害的慘劇會少很多!這裏我摘錄三個事件,他們出自健康人之手,比我更客觀和公正,摘自《艾滋病逼近中國》和《法制日報》。

瘋狂的報復者小王

在回國不久就被檢查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此前,他在美國生活了6年時間。小王對這個檢查結果並不感到過於吃驚,自己做的事情自己知道。因爲早已有了思想準備,所以小王知道這一消息後很平靜。他對艾滋病的相關知識並不陌生,在美國的時候他與許多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人交往過,美國的新聞媒體關於艾滋病的報道也很頻繁。小王估計了一下他染上病毒至多一年,也就是說,他還有一個漫長的潛伏期才能發病。他心想平靜地準備好好享受這生命的最後幾年,而在這幾年或十幾年間,也許人類就已經攻克艾滋病了。令小王無法理解的是,關於他是一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消息僅用一個下午便傳遍了整個公司,那天早晨他去上班的時候,公司裏的人們以驚恐的目光看着他。艾滋病對於中國人還是一個陌生的事物,他們對它唯一的印象便是和傳染、死亡這些概念聯在一起的巨大的恐怖。當天,小王便被通知,他失去了這份工作。這一消息是由會計通知他的,當時會計把一筆錢遠遠地拋在他面前……小王如雷轟頂,他全明白了。他前腳邁出公司的大門,在他的身後,全體員工便開始了一次公司成立以來最大規模的全面的清掃、消毒工作。離開公司的小王很快認識到他面臨的是怎樣一種處境。在家裏,父母讓他獨居一室,碗筷都是專用的,肥皂、臉盆、腳盆都是專用的。沒幾天,全樓的住戶都知道他得了艾滋病了,見到他便遠遠地躲開。管片的派出所和街道辦事處的人員也來了。他感染上艾滋病病毒的消息傳出來不到一個月,卻已經飽嘗了人世的冷楚。

有過這種被社會拋棄的經歷的人很少,面對這樣的經歷,有的人更加萎縮、封閉自己,有的人起來抗爭,有的人學會麻木,有的人在憤恨與痛楚中苦捱時光,而有的人則開始報復。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心靈本來就十分脆弱,他那原本平靜的心緒漸漸失去了平衡。當他在那個小黑屋裏度過不眠之夜的時候,他便打定了主意:既然人們不能像對待一個平等的成員一樣對待他,那麼他也將不再對社會承擔什麼責任。面對艾滋病的到來,如果我們僅僅以恐慌和無知相對,僅僅以對性混亂者的傳統的憤恨相對,那麼,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就會在他們最需要支持和照顧的時候飽受社會的冷遇。

那時,個別艾滋病病人或HIV感染者報復社會的行爲便不可避免了。應該說,開始的時候,小王的頭腦裏並沒有閃過“報復”這個詞,他只是想,要在以後有限的生命之旅中,不再和自已過不去,不再承擔什麼對社會和旁人的義務。這種義務的觀念是他自己形成的,一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應該懂得愛別人,保護別人,保護別人的同時也就是保護自已。小王這一年僅僅24歲,24歲是個什麼概念?是沒有真正做過一回男人。當他得知自己是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時候,他曾經想,此生不再有懷抱一個女人的可能了,這對於一個男人來講無疑是巨大的遺憾。但是,他不忍心去把病毒傳給別人,雖然他知道可以使用避孕套,但萬一避孕套失效呢?但是當他發現,當他想好好地平靜地度過餘下歲月的時候,他不能夠;他想與其他人平等相待友好相處的時候,他不能夠。那麼,他何不趁這有限的人生時光盡情地享受呢?盡情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呢?於是,他一誤再誤地走進了人類中最兇殘的罪惡深淵。

這個城市的晚報每天都在報縫裏刊出一些徵婚者的啓事,小王開始發現利用這些啓事是一個很方便的途徑。他開始瘋狂的報復行爲。在初次嘗試的成功以後,小王繼續向外寄着應徵信。在這過程中,他竟有幾次真的愛上了其中的某個女孩子,他知道自己不能真的去愛一個人,那樣最後受到傷害的只能是他自己。當他愛上那個女孩子的時候,他便和她談艾滋病,問她對艾滋病病人的看法,問她如果她身邊突然冒出來一個艾滋病患者怎麼辦。正如他的所料,每一個女孩子都有表示了對艾滋病病人的厭惡,都說如果遇見一個艾滋病病人會立即躲得遠遠的。小王從這些女孩子的回答裏感受到了社會整體的歧視,喚起那種悲慘的感覺。於是,他的心中便沒有愛了,只有恨了。有時,他也會良心發現,反躬自省,看着這些年輕漂亮的女孩子,想到自己正在把可怕的病毒傳給她們,他問自己這是怎麼了,什麼時候變得如此殘酷。但那殘存的一點點良知泯滅了,他咬緊牙關,更加瘋狂地報復着這個社會。這就是一位姓王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心理軌跡,我們應該從中去尋找那些能夠對我們構成啓發的東西,而不應該僅僅是憎惡。在半年之內,這位青年與將近20個女孩子交往,其中有過性行爲的女孩子達到13個。當他得到第13個女孩子的肉體時,他的所作所爲被發現了。他的身份很快暴露了,於是,公安部門和防疫部門都感到前所未有的恐慌。在小王之前,我國曾經發現過一個瘋狂與中國女孩子作愛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所不同的那是一個非洲黑皮膚的青年,一個留學生。當那個青年的行爲被發現時,有關部門已經無從查找到那些中國女孩子了。非洲留學生被限期離開中國,他的行徑給他的祖國丟了臉,以致於他的同胞同學在那所中國大學裏很長一時間內感到自卑,爲他而有一種負罪感。但是今天,一個地地道道的中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卻在做着同樣令人不恥的事情!對小王的事,我們恐怕不能僅僅是憎恨。這個村沒有新的人感染上艾滋病病毒艾滋病的傳染性和目前的不可根治性,使得人們對它恐懼萬分。艾滋病的傳染途徑與吸毒和性有關,更使得人們對病人產生了歧視心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在有的地方成了不恥於人類的“狗屎堆”。其實,艾滋病也不是那麼可怕。

在雲南某艾滋病感染村,由於人們能夠以平常心平等地對待艾滋病病人,情況真的令人感到寬慰。這個村因吸毒人數多,因此而感染艾滋病的人也多,被人們稱爲艾滋病感染村,受到國際組織的關注和資助。在這個村裏,人們對艾滋病的認識程度普遍很高,都知道艾滋病是怎麼一回事,而這些病毒感染者和患者普遍能配合醫生積極戒毒和接受治療,他們中有人去世時,全村人都去送葬。病人沒有產生報復社會的想法,他們和自己的配偶過性生活時,都能主動採取措施,在日常生活中儘可能地爲親人們服務。這個村沒有新的人感染上艾滋病病毒。

爲艾滋病病人保密1995年的時候,南方某大學有一名優秀大學生,在實習期間被外商借用,有機會去了泰國,不幸的是回國時他已染上艾滋病病毒。由於醫院將此消息告知他的學校,學校又據此開除了他的學籍,並辭退了他在學校工作的父親。他染上艾滋病的消息在社會上很快擴散了,他一家人都擡不起頭,家庭經濟一時陷入絕境。不得已,他只好隱姓換名到了一個小鎮,租一間小屋做服裝買賣,後與一個做同樣生意的東北女青年同居,他怕失去愛情,隱瞞了自己的病情,女青年很快染上了艾滋病病毒。

我們應該呼籲爲艾滋病病人保密,呼籲社會不要歧視艾滋病病人。它告訴人們歧視與關懷對以上提到的幾個事件的產生完全不同結果。艾滋病病人是很傷心悲哀的,而親情會使這種傷痛減到最低限度,這種親情能否擴展到社會,讓所有艾滋病病人都感到一種關懷呢?家裏有人傳染上了艾滋病,家裏人也會因此而對艾滋病懂得更多和更全面,他們中再次感染上艾滋病的可能性就幾乎等於零。就是說,你要想不得艾滋病你就要知道艾滋病、瞭解艾滋病。在艾滋病可能暴發性流行的時刻,我們每個人都要關注和了解艾滋病、懂得艾滋病,小心地管理好我們自己,這就是

我們今天面對艾滋病時所應有的態度,這比什麼都重要。——《法制日報》

太多的殘酷的例子告訴我,不管是什麼途徑感染的病患者,只要他是這個病,幾乎在曝光的一瞬間,失去包括健康在內的一切!想生存,就必須保護好自己。保護好自己才能保護好家人。

1999年4月20日,衛生部經國務院批准,發佈了《關於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管理意見》,《意見》對管理原則、方式、措施都作了具體的規定,特別提到對艾滋病“嚴格保密制度,保障個人合法權益,履行社會義務和責任,反對歧視”。這個《意見》對維護艾滋病病人的合法權益而言,是非常及時和重要的。我遇見的所有醫生都是完全爲我保密的,沒有一個醫務工作者歧視我,相反他們給我更多的是精神上的鼓勵和情感上的理解。從他們身上,我真正看到了人性的善良和包容。我沒有因此拒絕和正常的可以信賴的朋友的交往。他們知道我是感染者,他們願意和我一起吃飯,喝茶,談心聊天,願意給我最親切的握手和最溫暖的擁抱。在這個意義上,我是幸運的。有時,我自己問自己:如果我不是攜帶者,我是一個健康的人,我是否能象我的這些朋友一樣勇敢、善良地面對一個艾滋病攜帶者?我的節日,我們的節日啊!還很遠。我相信我和我的朋友,還有許許多多的健康的朋友會一直努力下去的。

有這樣一個朋友,她是健康的,她知道我是攜帶者,希望幫助我。在電話中,我們相互傾訴各自心中的情感,慢慢我們建立了信任。她一直將我們的友誼引領在一個平等的狀態,我們和普通好朋友沒有區別。如果說有區別,那就是她惟恐傷害我,而對我的小心保護。我們可以在人羣中一眼認出對方。她象個姐姐一樣,從不讓我花一分錢,實實在在地幫助我,甚至不惜犧牲她個人的利益。我這樣一個人,在這樣一個狀況下,能得到這樣的情誼,夫復何求。

記得第一次和她見面的時候,我問她:我象不象那種在外面亂來的人?她看也不看我說:不象!一點不象。我問她:你和我在一起,害怕嗎?她很乾脆:不怕。我說:我們是朋友了,但我不會經常打攪你的。以後和我在一起的時候,還是要小心。你是我的朋友,我在乎你!分別的時候,她說:我們擁抱吧!我說:不要。她根本沒有給我拒絕的時間,我們緊緊地擁抱了!我也無法拒絕一個真實的、充滿愛的、高尚的擁抱!生病至今,我已經獲得了很多個正常朋友的擁抱,每一個都是我記憶中的永恆。在她心靈的深處,我可以感覺到她對生命的惶恐和對生活或淺或深的憂傷。許多美好的生命和執着的情感,她眼睜睜的看着他們消亡了,無法逆轉……造化弄人,渺小的我們有時是無法掩飾自己的無奈。平平凡凡,仔仔細細的把握今天,是我們大凡可以做到了。我希望她平靜的心海,能有漣漪,能有波瀾,那是希望和幸福的風兒飛舞的足跡,我祝福她多一點快樂。健康的人,不可以爲活着而活着,心靈的苦難給我們打擊,讓我們成長,也讓我們更加勇敢。我們眷戀的這個世界,很多時候真的很苦,所以有恨。但它依然燦爛美麗,而且會越來越好,因爲這個世界充滿了真誠的愛……情緒的波動,如潮汐,象月圓月缺。在我沒有生病以前,心情不好的時候可以和別人傾訴,和家人,和朋友,而現在就很難了。我即使向我信任的病友袒露心聲的時候,都要特別小心。我不能因爲自己情緒化的感受動搖病友的信心,事實上很有意思的是:在我悲傷的時候,病友勸我、寬慰我的話,正是他們在憂傷的時候,我勸慰他們的話。因爲有相同的感受,我們之間的友誼只有我們最理解,因此,我看得最重。每當我有一點好的關於治療和藥品的消息,或是快樂的時候,我不會忘記給他們打一個電話,讓他們也能分享一下我的快樂。在我們這個年紀,面對這樣的疾病,一直做到心如止水太難,生命中我們該體驗的東西太多了,不該體驗的東西也太多了。至今,我也不想做一個眼中沒有生死的人。病友情緒不好的時候,那時我再難過,也會極力用心安慰他。我自己心情糟糕的時候,也會將積壓在心裏的苦水傾吐。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