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享生活 > 外科 > 癌症患者不知情會活的久嗎

癌症患者不知情會活的久嗎

來源:爵士範    閱讀: 7.9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我國很多腫瘤患者不是死於腫瘤,而是死於對腫瘤的高度恐懼以及恐懼本身帶來的盲目應對。許多患者不知道自己生了癌或尚未確診之前,常常活得很好,活得很長。一旦確診,或者得知自己生了癌,病情便急劇惡化,癌細胞也呈加速發展。究其原因,都是因爲心態作的祟!

癌症患者不知情會活的久嗎

Q 記者:您認爲癌症只是慢性病,這對所有癌症病人來說都是個安慰。只是不知此觀點是出自您的善意還是確有醫學依據?

何裕民:癌症有三個“三分之一”:三分之一癌症可以治癒;三分之一癌症可以預防;三分之一癌症經過合理治療可以延長壽命。美國的數據表明,生癌後的五年生存率可以達到70%-80%,像乳腺癌甚至能達到90%以上。我曾經做過計算,美國人生了癌以後平均可以活11年。而一般的慢性病像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壓確診以後平均也是可以活11年,或許還到不了。世界衛生組織2006年得出明確的結論:癌症是一種慢性病。這個觀點不是我提出的,而是公認的、官方的觀點。只不過我強調了一下,加了“只是”兩個字。

所謂癌症只是慢性病主要基於兩點:一是它發生、發展的過程很緩慢,有一個長期漸進而累積的過程,一般需要5到20年;二是即使發生了,在免疫“監管”下,癌症可以長期休眠,或基本康復,這就是“癌症只是慢性病”的醫學科學根據。另外,我國很多腫瘤患者不是死於腫瘤,而是死於對腫瘤的高度恐懼以及恐懼本身帶來的盲目應對。其實,面對癌症更重要的是信念與信心,如果信心出現嚴重危機,癌症治療也就非常困難了。

Q 記者:當病人被查出癌症之後,有些醫務人員與病人親屬之間達成“君子協定”,向病人隱瞞真相。您認爲癌症病人到底該不該知情呢?

何裕民:許多患者不知道自己生了癌或尚未確診之前,常常活得很好,活得很長。一旦確診,或一旦得知自己生了癌,病情便急劇惡化,癌症也呈現出加速度發展。臨牀上這類現象很常見,可以說是普遍現象,很值得玩味。

爲什麼?都是因爲心態作的祟!不知情,不會因癌症而恐懼,也就無所謂心態好壞,癌症也隨其生物學特徵而被控制或緩慢發展;知情卻又無法正確面對者,天天惶惶不可終日,心境惡劣,全身機能低下或紊亂,則加速了癌症的生物發展過程,走得更快!

所以,我強調癌症患者的“知情權”應讓位於“生存權”,只主張“適當告知原則”。也就是在適當的時候,以適當的方式,告知其適當的部分。所謂“適當的時候”,指治療3~5個月以後,一般患者最敏感、最脆弱、最容易因得知患癌而出現心理“休克”的時期已過。這樣做可以讓當事人更積極配合後續漫長而往往比較痛苦的治療過程;而且,此時告知,對患者的心理傷害也最小。

當然,最關鍵的還是以什麼方式告知:直截了當對有些文化層次較高,心理素質較好的最爲合適;但對善疑慮、情緒不易穩定者不適用。此外,所謂 “適當部分”,是指所告知的病情嚴重程度要視患者的心理接受能力、可能的預後情況等決定。除病情較單純而嚴重程度比較輕的外,一般均不宜和盤托出,特別是過早全盤告知。

至於對高齡腫瘤患者,我們總的原則是不告知或少告知爲妙。因爲對他們來說我們大多不主張創傷性治療,中醫藥辨證論治加零毒抑瘤即可,要讓他們配合這些相對容易。告知後,增加了一份讓老年人擔心受怕的危險和可能,何必呢?

Q 記者:您認爲癌症的發病原因有哪些?

何裕民:由於慢性病的發生過程常常是多重因素綜合作用或錯綜糾葛的結果,癌症也是這樣,它的發生更像是癌細胞、疲勞、壓力等多個因素疊加在一起的“同花順”。 “同花順”必須湊齊纔有戰鬥力,而蛻變的癌細胞只是其中最基本的牌,最後的一張牌纔是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我有一位病人,原來是慢性炎症,再加上長期壓力,膽囊就出了問題,到我這裏看病的時候,膽管細胞可能已有癌變傾向,只不過還沒瘋長,當時我勸他拿掉膽囊,但他沒有聽進去。後來因爲工作上一連串突發事件的打擊,使他自身的免疫功能大大下降,癌細胞藉此瘋長,這就把最後一張牌湊上去了。回過頭來看,這是一個疊加效應,癌症的發生不是那麼簡單的,是很多因素疊加在一起產生的。而且,即使是同一種癌症,不同的人其發病過程中,這些偏差因素的疊加效應也不盡相同。舉個例子來說,同爲乳腺癌患者,對於年輕一點的 (30歲上下)來說,往往超限的生存壓力、慢性應激加代謝失調、內分泌紊亂是主因;但對於40-50歲高發年齡段,則很可能長期的情緒不穩定,伴隨內分泌紊亂,再加抑鬱焦慮、持續失眠等可能是關鍵性的要害。

我認爲,癌細胞伴隨着衰老必然會出現,但只要儘可能避免最後幾張牌的出現,就湊不齊“同花順”,不會發展成癌症,甚至自行消失。

Q 記者:面對腫瘤患者,不少大夫認爲治癌高於一切。您怎樣看待這一說法?

何裕民:征服癌症與呵護生命之間並不存在必然的因果關係。癌未治好人已走,是得不償失的。因此,在今天的腫瘤治療領域,我們反對只重手段、忽略目標、短視的征服癌症行爲。征服疾病只是呵護生命的手段和方法之一,遠非目標!

因爲某些指標或生物學徵兆不太正常,無休止的化療、介入、放療,直至生命終止的低級錯誤,人們一犯再犯,而且還美其名曰:爲了治病救人。其實,我們真的到了該好好想一想醫學究竟是幹什麼的時候了。醫生更應該關心生了病的“人”,而不僅僅是他的“病”。所以,在呵護生命和征服癌症之間,必須保持適度的“張力”,在兩者有所牴觸時,應以呵護生命爲先,因爲它畢竟是醫學真正的和終極的目標!

Q 記者:在癌症治療方面,您覺得中醫有何優勢?

何裕民:中醫提出了很好的理念。像腫瘤治療,短時間內殺滅癌細胞中醫不如西醫顯效,但長期療效和綜合療效,中醫又遠遠優於單純西醫,因爲它追求的是人的生存質量提高和長期的穩定,就像我們說的 “和諧”。從理念角度來看,西方醫學強調的 “征服”和 “替代”,像炎症就是用抗生素 “征服”致病菌,肝、腎功能喪失用臟器移植來 “替代”一樣;而中醫講究的則是 “和諧”與“調整”。西醫是種理想模式——把病殺滅得 “乾乾淨淨”,但太理想化了,絕大多數時間做不到,只能 “讓人明明白白的死”。而中醫認爲有可能還存在着這樣那樣的問題,但卻讓人糊里糊塗的活。我認爲中醫理念和中醫藥都有貢獻,而且這些貢獻在現代科學情況下與西方認識可以有所互補,很多情況下還可獨立發揮優勢,但是必須在合理的理念指導下。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