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享生活 > 藥品 > “老藥”新用需謹慎

“老藥”新用需謹慎

來源:爵士範    閱讀: 2.6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隨着醫藥科研的進展,許多藥物新的藥理作用逐漸被發現並應用於臨牀,從而開闢了用藥的新途徑。所謂“老藥”是指投放市場用於臨牀的時間較久,已爲廣大醫藥人員或社會人羣所瞭解的藥品,而“新用”則是說這些藥品在臨牀實踐過程中又發現了新的用途。

“老藥”新用需謹慎

    例如,衆所周知的阿司匹林,原本是解熱、鎮痛、抗風溼藥,但近年又不斷髮現它還具有降低血液粘稠度等作用,可用來防治心肌梗死等病症。現今有不少報刊雜誌刊登一些常見老藥新用作爲科普宣傳、報道,竟不乏人不加分析或不結合實際,不掌握嚴格指徵,不遵醫囑,自作主張濫用,不利於安全、有效用藥,將適得其反,筆者認爲“老藥”新用,必須慎之又慎。

    首先,在社會人羣中,絕大部分爲非醫藥專業人員,俗話說:“藥有三分毒”、“藥似刀,能殺人”,若貿然使用,就有可能產生不良反應。同時,即使有些老藥要新用,也必須在富有實踐經驗的醫藥專業人員指導下,全面分析,仔細考慮利弊,決不能偏信報道。例如,預防結核病藥卡介苗,有報道說可應用於乙型肝炎、慢性支氣管炎、扁平疣、腎炎的治療,但患者是千萬不可採用的。這是因爲卡介苗中有活的結核桿菌,貿然使用,就有引發結核病的危險。

    事實上,許多老藥的“新用”,其機理尚不明瞭,或是使用時必須具備一定的條件。如有報道說維生素E可治療癲癇,但這僅是一種輔助方法,該藥並不具有直接抗癇作用。有些老藥的“新用”具有嚴格的指徵,如有報道說維生素B6可治療乳腺炎,但只適用於急性期初期,而在化膿期就無作用了。

    許多老藥新用的報道其臨牀觀察病例不多,缺乏對照試驗,或經不起重複實驗,是必然性還是偶然性,大有研究的必要。更有一些老藥新用是忽視了個體差異,或是尚未考慮到“新用”後的不良反應後患的可能。

    例如,有人報道說,阿司匹林可以防癌,並介紹說美國癌症學會歷時6年在60萬志願者中進行了試驗,觀察的結果是:每天口服16片或更多阿司匹林的人,患結腸癌的風險可降低40%。如此大劑量的口服是否適用於國人,其不良反應又如何,是不可不考慮的。

    美國對於老藥新用也是十分謹慎的。例如,阿司匹林的新用途在臨牀上已經發現多年,也進行過不少的藥理學研究和臨牀觀察,雖發現了它有新用途,但直到1998年才公佈了終審條例,允許阿司匹林擴大適應證。

    即便如此,阿司匹林增加的新適應證不過兩項:用於治療急性心肌梗死,用於預防中風。本品在美國是一種非處方藥,但其新作用並未出現在消費者使用的藥品說明書上。

    關於非處方藥的說明只是在廠家提供給醫生的說明書上及諸如《醫生桌面參考》等類出版物上。儘管阿司匹林上述新用途的終審條例,已發表於《聯邦註冊簿》上,但FDA聲明,對於以上適應證,患者不能自行服藥。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