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享生活 > 中醫 > 春捂秋凍能養生 但這5類人千萬不能凍

春捂秋凍能養生 但這5類人千萬不能凍

來源:爵士範    閱讀: 1.2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這5類人千萬不能秋凍

一、心腦血管病人:

深秋季節氣溫變化大,溫差、風速、大氣壓都處於較大的波動狀態。這種變化多端的天氣會使人的皮膚、皮下組織血管收縮,周圍血管阻力增大,導致血壓升高,也會引起血液黏稠度增高,嚴重時還會導致冠心病患者發生心絞痛、心肌梗塞等症狀,甚至還會使血管脆裂發生中風,引起偏癱,危及生命。所以,凡是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老人,在深秋季節不但不應該秋凍,相反還應該注意保暖,隨着天氣的變化及時增添衣服,以免舊病復發影響身體健康。

春捂秋凍能養生 但這5類人千萬不能凍

二、哮喘、支氣管炎病人:

對於一些有慢性支氣管炎的老年人,本身氣道的防禦功能較差,着涼時身體的抵抗力大大下降,被病菌病毒入侵後易引起感冒、咳嗽,還會引起扁桃腺炎和肺炎。哮喘病人對季節氣溫、溼度的變化極爲敏感,抵抗力弱容易引起上呼吸道感染而誘發哮喘。另外,食物和空氣中的過敏物質大量增加也是該病易發的重要原因。有哮喘和支氣管炎的病人,主要的一點就是不能感冒,因此保暖對他們很重要,要及時地增減衣物。有哮喘、支氣管炎的病人一定要注意預防感冒。

三、胃病病人:

胃腸道對寒冷的刺激非常敏感,由於深秋時節氣溫變化無常,特別是冷空氣驟襲了胃腸,如果防護不當,就會使舊病復發。而且有些人在深秋還吃冷飲,有些人則喜食辣椒等辛辣食物,這些飲食習慣都極容易引發胃病,尤其要注意。

四、老寒腿病人:

老寒腿患者在受寒時會使症狀加重。老寒腿屬於中醫“痹症”範疇,相當於現代醫學中的類風溼性關節炎、骨性關節炎等骨關節病。受累的關節以膝關節爲主,常出現關節疼痛,有時伴有腫脹,上下樓或下蹲時疼痛加劇。得了老寒腿病的老人,從秋季開始就應該注意腿部保暖。

五、體寒的女性患者:

春捂秋凍能養生 但這5類人千萬不能凍 第2張

對於一些本身素體寒冷的女性朋友,尤其是一到冬季就手腳冰涼,小腹寒冷的女性,秋季務必要注意自己腳踝、腹部、腰部等部位的保暖,避免加重體寒,甚至造成宮寒、月經不調等疾病的侵擾。

這些部位也不宜秋凍

“秋凍”並不是全身各個器官都要凍,有些部位,如頸部、腹部和肩膀等部位應根據氣溫變化注意保暖,尤其是腳部。

腹部:上腹受涼容易引起胃部不適,甚至疼痛,特別是有胃病史的人更要加以注意。下腹受涼對女性傷害大,容易誘發痛經和月經不調等,經期婦女尤其要加以重視。

雙腳:腳被譽爲人的第二心臟。腳是人體各部位中離心臟最遠的地方,血液流經的路程最長,而腳部又彙集了全身的經脈,所以人們常說“腳冷,則冷全身”。全身若冷,機體抵抗力就會下降,病邪就有可能乘虛而入,容易導致疾病的發生。

脖子:這個部位受涼,向下容易引起有肺部症狀的感冒;向上則會導致頸部血管收縮,不利於腦部供血。

肩膀:肩關節及其周圍組織相對比較脆弱,容易受傷。

小朋友如何秋凍比較好

適度地慢加衣服

一般情況下,溫度在處於15~20℃的時候,可以適當少穿一點點衣服,讓寶寶有機會暴露在冷一點的環境中。在逐漸變冷的環境中,經過一段時間的鍛鍊,可以提高身體對氣候變化的適應性。但是不要盲目地凍,也要根據氣候變化及時調整,尤其是早晚和中午溫差比較大的北方,更要根據溫度及時地調整衣物。如果寶寶鼻尖和手腳都發涼,則說明寶寶穿得可能有點少了。

 

春捂秋凍能養生 但這5類人千萬不能凍 第3張

切忌突然加或者脫衣服

從中醫的角度講,寶寶屬於稚陰稚陽的體質,體溫調節的功能發育尚不完全,受外界冷熱影響,體溫容易變化很快,所以不要突然地給寶寶增加或減少衣服,這樣當寶寶遇到熱或冷的刺激時,身體不能很快適應,極容易因爲受風寒而引發呼吸道疾病。在天氣變化比較頻繁的季節,外出時可以給寶寶多準備不同薄厚類型的衣服,最好是可以逐層添或減的衣服類型,這樣方便及時調整,避免突然穿太厚或者太薄。

秋凍也要多多運動

除了在衣服上給寶寶及時調整,還要讓寶寶多進行戶外鍛鍊。根據不同的年齡段,選擇適合寶寶的活動方式,讓寶寶處於活動的狀態即可。比如小一點的寶寶走一走,大一些的寶寶跳一跳,或者拍球、玩滑梯都可以。只要身體微微發熱就可以,避免劇烈運動讓寶寶出很多的汗,否則涼氣侵襲,寶寶更容易生病。最好選擇每天固定的時間段讓寶寶外出活動,這樣寶寶更能跟着天氣規律的變化,循序漸進地增強身體的耐寒能力。

用冷水洗手洗臉

讓寶寶嘗試用冷水洗手洗臉,也能幫寶寶提高身體的耐寒能力,冷水也能通過刺激寶寶的鼻腔,幫助寶寶的鼻腔更能適應外界冷空氣的刺激。即使到了冬天,用稍涼一些的水幫寶寶洗臉,也對寶寶的耐寒能力更有幫助。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