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獵奇 > 歷史朝代 > 老北京“烘籠兒”裏的記憶 80後90後還真不認識它

老北京“烘籠兒”裏的記憶 80後90後還真不認識它

來源:爵士範    閱讀: 2.7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烘籠兒”,恐怕現如今只有五十歲往上數的人才見過它的模樣。“烘”是它的功用,“籠”是它的外型,合在一起就是它的名字:烘籠。在上世紀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末期,烘籠兒是北京人冬季里居家不能缺少的生活用具,尤其有嬰兒出生的家庭裏更是須臾不可或缺的必備之物。

作者 邱崇祿

老北京“烘籠兒”裏的記憶 80後90後還真不認識它

荊條編成的烘籠

在冬季滴水成冰的季節裏,烘籠兒發揮着它無法替代的作用:冬天把覆蓋在上面的溼衣物,利用煤爐口裏散發出來的熱量聚攏在烘籠內進行烘烤,衣物裏的水分能迅速蒸發,達到快速乾燥的目的。那時候,居住在四合院平房有剛出生嬰兒的家庭裏,烘籠是必須準備的物件兒。當時,尿不溼還沒有誕生,新出生嬰兒使用的尿布都是用舊棉布撕成塊狀的“褯子”(尿布)。“褯子”被嬰兒頻繁溺溼,需要不斷用乾燥的“褯子”替換,烘籠就成爲使洗乾淨的溼“褯子”速乾的烘乾器。把洗淨的溼“褯子”覆蓋在烘籠四周,三翻兩翻,溼“褯子”就幹了,疊好收起後以備再用。

當然,大人們也常用烘籠。冬天時,住在四合院平房裏洗衣晾衣成爲一件很大的麻煩事兒,衣服掛在院子裏的晾衣繩兒上,一會就被凍成鐵板一塊。而有烘籠兒的家庭,衣物的乾燥就會方便得多。一到冬季,烘籠兒成爲了全院的寵物。一個烘籠兒,各戶串藉着用。你家烤完,他家接着烘,鄰里間暖融融的情份,在小小的烘籠間傳遞着。

烘籠有竹坯兒編制的,也有用粗鐵絲編織的,還有用荊條編成的。它高約三尺,直徑約一尺多,上呈拱形,如燈籠的骨架,形狀像放大了倒置的白熾燈燈泡。烘籠的尺寸比早年使用的“洋鐵皮爐子”爐盤的對角線略小,爲的是便於放置在爐盤上使用。而烘籠內要有一定的空間,便於聚攏熱氣。

鐵絲製作的烘籠簡單,可自行編制,大小、高矮、胖瘦可根據自己的需要掌握。找來一定長度和力度的鐵絲,根據需要截成數截,先窩制好下開口的圓圈,再將數根鐵絲經緯交搭窩成弧形頂部與圓圈相連,塊狀的空洞分配均勻,一個簡易的鐵絲烘籠就做好了。

用竹坯兒編制烘籠,工序複雜,主要工序有去稍、破竹、劈條、取層、啓篾、編織等多道工序,製作方法比做鐵絲烘籠難度要大,那真是需要有一定的手藝了。

還有一種烘籠是用荊條編制的,樣子,大小,就象一個裝水果用的倒扣柳條兒筐。這種烘籠受編制材料的限制,表面粗糙,重量比前兩種要重,剛開始啓用時荊條本身易掉色污染洗乾淨衣物的緣故,講究的家庭多用它來烘烤質地粗糙布料不是上乘的衣物。

小時候,家裏有兩個烘籠,一個是竹坯兒編成的,一個是父親用鐵絲窩製成的。竹坯兒編制的那個,由於使用的年代久遠,竹坯兒的表面油光水滑,早已變成棕褐色的了。冬季的每天早晨,我還沒出被窩兒,母親會用它在火爐上烘烤我的棉衣棉褲,使冰冷的衣褲乾爽舒適,我穿上暖意如春的棉衣棉褲,伴着母親的笑臉,歡蹦亂跳的去上學。

小時候,日雜商店和集市廟會上有各種材料製成的烘籠出售,也有遊走衚衕中的篾匠製做的竹坯兒烘籠或鐵絲烘籠沿巷售賣。每到暮秋時節,正是他們繁忙的時刻,自行車後座兩側的掛袋中插滿製做烘籠的材料或挑着製作烘籠材料的擔子在衚衕中邊走邊吆喝:“做烘籠哎——”,篾匠上揚或下垂的聲音會傳得老遠。

我成家後,隨着女兒的出生,還製作過烘籠。女兒小的時候,能吃能喝能泄能睡,自然“褯子”就不夠用,到了冬天,往往是這批還沒洗完,那批卻還沒晾乾,忙的焦頭爛額。這時我想起了烘籠。女兒出生的年代,日雜商店早已沒有烘籠售賣。我學着父親當年製作烘籠的樣子,開始自己製作一個烘籠。烘籠做好了之後立碼兒就派上了用場。打開燃燒充分的爐火,把烘籠放在爐盤上,將溼“褯子”覆蓋在烘籠上,一會就幹了。到了晚上,煤爐封火後,爐盤的烘籠上可以覆蓋幾層溼“褯子”,次日早晨就全部乾透了。不僅“褯子”、女兒的小衣褲、小墊子,甚至大人的衣服褲子窗簾牀單等等都可以疊放在烘籠上烘乾。

當年這個烘籠可解決了大問題,冬季裏它不但起到了烘乾器的作用,還起到加溼器的作用,一舉兩得。當時家裏的牛奶味兒、烘烤的“褯子”味兒混融在一起,生成一種特別的味道,令我聞覺牢固、記憶深刻。如今,這種味道恐怕是很難再聞到了。現在和女兒提起當年這個烘籠給她的成長立下了“汗馬功勞”時,她已全然不知那個烘籠究竟是什麼樣子的了。

參加工作以後,因經常到南方出差的緣故,也見過南方人所用的烘籠。雖然名稱叫法一樣,但南方烘籠的大小、用途與北方的烘籠有着根本的不同。南方的冬季,多陰冷潮溼,且室內沒有取暖設施,烘籠就成爲冬季家庭裏臨時取暖的設備。南方的烘籠均爲竹坯兒編制,體積玲瓏小巧,空隙分佈的細密。把陶質火盆直接編鑲到烘籠的底部或籠底置一炭火盆,把燃好的木炭放在盆內。大一些的可以烘腳,小一些的用來捂手,特別受到老年人的垂青。有的烘籠還編裝有手提把兒,可以人走籠隨便於攜帶,手巧的人還會編織一個精美的毛線或絲絨的外套罩上,儼然成爲一件藝術品了。

如今,居住在四合院平房裏的百姓,生活環境的質量也躍上了一個新的臺階,烘籠也就成爲一個時代的記憶。烘籠存在的背景消失了,烘籠的溫馨記憶,也只能留在已經遠去的時光裏。

“烘籠兒”,恐怕現如今只有五十歲往上數的人才見過它的模樣。“烘”是它的功用,“籠”是它的外型,合在一起就是它的名字:烘籠。在上世紀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末期,烘籠兒是北京人冬季里居家不能缺少的生活用具,尤其有嬰兒出生的家庭裏更是須臾不可或缺的必備之物。

作者 邱崇祿

老北京“烘籠兒”裏的記憶 80後90後還真不認識它 第2張

荊條編成的烘籠

在冬季滴水成冰的季節裏,烘籠兒發揮着它無法替代的作用:冬天把覆蓋在上面的溼衣物,利用煤爐口裏散發出來的熱量聚攏在烘籠內進行烘烤,衣物裏的水分能迅速蒸發,達到快速乾燥的目的。那時候,居住在四合院平房有剛出生嬰兒的家庭裏,烘籠是必須準備的物件兒。當時,尿不溼還沒有誕生,新出生嬰兒使用的尿布都是用舊棉布撕成塊狀的“褯子”(尿布)。“褯子”被嬰兒頻繁溺溼,需要不斷用乾燥的“褯子”替換,烘籠就成爲使洗乾淨的溼“褯子”速乾的烘乾器。把洗淨的溼“褯子”覆蓋在烘籠四周,三翻兩翻,溼“褯子”就幹了,疊好收起後以備再用。

當然,大人們也常用烘籠。冬天時,住在四合院平房裏洗衣晾衣成爲一件很大的麻煩事兒,衣服掛在院子裏的晾衣繩兒上,一會就被凍成鐵板一塊。而有烘籠兒的家庭,衣物的乾燥就會方便得多。一到冬季,烘籠兒成爲了全院的寵物。一個烘籠兒,各戶串藉着用。你家烤完,他家接着烘,鄰里間暖融融的情份,在小小的烘籠間傳遞着。

烘籠有竹坯兒編制的,也有用粗鐵絲編織的,還有用荊條編成的。它高約三尺,直徑約一尺多,上呈拱形,如燈籠的骨架,形狀像放大了倒置的白熾燈燈泡。烘籠的尺寸比早年使用的“洋鐵皮爐子”爐盤的對角線略小,爲的是便於放置在爐盤上使用。而烘籠內要有一定的空間,便於聚攏熱氣。

鐵絲製作的烘籠簡單,可自行編制,大小、高矮、胖瘦可根據自己的需要掌握。找來一定長度和力度的鐵絲,根據需要截成數截,先窩制好下開口的圓圈,再將數根鐵絲經緯交搭窩成弧形頂部與圓圈相連,塊狀的空洞分配均勻,一個簡易的鐵絲烘籠就做好了。

用竹坯兒編制烘籠,工序複雜,主要工序有去稍、破竹、劈條、取層、啓篾、編織等多道工序,製作方法比做鐵絲烘籠難度要大,那真是需要有一定的手藝了。

還有一種烘籠是用荊條編制的,樣子,大小,就象一個裝水果用的倒扣柳條兒筐。這種烘籠受編制材料的限制,表面粗糙,重量比前兩種要重,剛開始啓用時荊條本身易掉色污染洗乾淨衣物的緣故,講究的家庭多用它來烘烤質地粗糙布料不是上乘的衣物。

小時候,家裏有兩個烘籠,一個是竹坯兒編成的,一個是父親用鐵絲窩製成的。竹坯兒編制的那個,由於使用的年代久遠,竹坯兒的表面油光水滑,早已變成棕褐色的了。冬季的每天早晨,我還沒出被窩兒,母親會用它在火爐上烘烤我的棉衣棉褲,使冰冷的衣褲乾爽舒適,我穿上暖意如春的棉衣棉褲,伴着母親的笑臉,歡蹦亂跳的去上學。

小時候,日雜商店和集市廟會上有各種材料製成的烘籠出售,也有遊走衚衕中的篾匠製做的竹坯兒烘籠或鐵絲烘籠沿巷售賣。每到暮秋時節,正是他們繁忙的時刻,自行車後座兩側的掛袋中插滿製做烘籠的材料或挑着製作烘籠材料的擔子在衚衕中邊走邊吆喝:“做烘籠哎——”,篾匠上揚或下垂的聲音會傳得老遠。

我成家後,隨着女兒的出生,還製作過烘籠。女兒小的時候,能吃能喝能泄能睡,自然“褯子”就不夠用,到了冬天,往往是這批還沒洗完,那批卻還沒晾乾,忙的焦頭爛額。這時我想起了烘籠。女兒出生的年代,日雜商店早已沒有烘籠售賣。我學着父親當年製作烘籠的樣子,開始自己製作一個烘籠。烘籠做好了之後立碼兒就派上了用場。打開燃燒充分的爐火,把烘籠放在爐盤上,將溼“褯子”覆蓋在烘籠上,一會就幹了。到了晚上,煤爐封火後,爐盤的烘籠上可以覆蓋幾層溼“褯子”,次日早晨就全部乾透了。不僅“褯子”、女兒的小衣褲、小墊子,甚至大人的衣服褲子窗簾牀單等等都可以疊放在烘籠上烘乾。

當年這個烘籠可解決了大問題,冬季裏它不但起到了烘乾器的作用,還起到加溼器的作用,一舉兩得。當時家裏的牛奶味兒、烘烤的“褯子”味兒混融在一起,生成一種特別的味道,令我聞覺牢固、記憶深刻。如今,這種味道恐怕是很難再聞到了。現在和女兒提起當年這個烘籠給她的成長立下了“汗馬功勞”時,她已全然不知那個烘籠究竟是什麼樣子的了。

參加工作以後,因經常到南方出差的緣故,也見過南方人所用的烘籠。雖然名稱叫法一樣,但南方烘籠的大小、用途與北方的烘籠有着根本的不同。南方的冬季,多陰冷潮溼,且室內沒有取暖設施,烘籠就成爲冬季家庭裏臨時取暖的設備。南方的烘籠均爲竹坯兒編制,體積玲瓏小巧,空隙分佈的細密。把陶質火盆直接編鑲到烘籠的底部或籠底置一炭火盆,把燃好的木炭放在盆內。大一些的可以烘腳,小一些的用來捂手,特別受到老年人的垂青。有的烘籠還編裝有手提把兒,可以人走籠隨便於攜帶,手巧的人還會編織一個精美的毛線或絲絨的外套罩上,儼然成爲一件藝術品了。

如今,居住在四合院平房裏的百姓,生活環境的質量也躍上了一個新的臺階,烘籠也就成爲一個時代的記憶。烘籠存在的背景消失了,烘籠的溫馨記憶,也只能留在已經遠去的時光裏。

社會萬象
國際快訊
人間冷暖
奇聞趣事
世間印象
拉呱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