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獵奇 > 社會萬象 > 武漢霧霾不斷網友稱像得了“白內障”(圖)

武漢霧霾不斷網友稱像得了“白內障”(圖)

來源:爵士範    閱讀: 2.0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武漢霧霾不斷網友稱像得了“白內障”(圖)

“武漢的天空像得了白內障!”這些天,不少網友在微博上抱怨。

據武漢市環境監測中心站統計,從11月15日到昨天(12月15日),一個月內我市共遭遇15天霧霾,空氣溼度達100%,天數超過10天,最嚴重時段出現在凌晨4點到清晨8點,其中11月28日霧霾使能見度不到100米,空氣中的可吸入顆粒物超標2倍,達“輕度污染”等級。

霧霾造成我市近一個月呼吸道、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增加了兩成,還引發多起交通事故。武漢市氣象臺介紹,武漢由於江河湖泊衆多,空氣溼度較大,屬全省多霧區。近30年氣象資料統計顯示,武漢年平均霧日爲30天左右,其中11月到次年1月爲霧霾頻發期,冬季霧日佔到全年霧日的37%。隨着城市熱島效應增多,中心城區大霧由過去的純霧變成霧霾混合物。

奇招一:人工消霧

霧霾天氣引發網友熱議。“樵夫逸人”說:“能不能想法把這惱人的霧霾趕走?”“哼哼聊聊”說:“人工消雨都搞過,難道不能搞個人工消霧?”記者就此採訪了氣象專家。他們說,還是有辦法人工驅霧的,就是成本太高。

霧由水汽遇冷凝結而成,其主要成分是小水滴或小冰晶,能否在霧區噴射高溫氣體或燃燒鍋爐,加熱空氣,使霧滴迅速蒸發?

湖北省人工影響天氣辦公室(下簡稱人影辦)常務副主任唐仁茂:霧有冷霧和暖霧之分,冷霧是指溫度在0℃以下的霧,0℃以上則稱暖霧,加熱的方法對消除冷霧是可行的。1987年12月15日,中國氣象科學院就在成都雙流機場進行了人工消霧,當時能見度不足30米,發動機噴射出650℃的高溫氣體,霧滴很快蒸發,2分鐘後消霧面積大於6000平方米。

缺點:用該方法消除暖霧,成本非常高,目前針對暖霧還沒有很好的解決方法。

奇招二:造風

無風或者大氣不流動,最容易產生霧霾,能否在霧區安裝一個巨型“鼓風機”,或者類似於飛機螺旋槳的裝置,形成“人造風”,把霧霾吹走?

武漢市人影辦常務副主任陳鐵帥:這種方法理論上可行,就是利用空氣流動動力源,製造“上風面”,讓空氣處於不飽和狀態,以達到驅霧目的。“人工消霧的研究是從二戰開始的。”陳鐵帥說,那時,英國空軍爲保證軍用飛機能順利起落,用廢棄的飛機發動機在跑道上排成一排,高速運轉,形成4~5級“大風”,幾分鐘就可將大霧吹散。

缺點:霧的流動性很強,過一段時間霧又合攏過來,只能短時奏效。

奇招三:吸溼

霧霾的主要成分是水汽,人工消雨就是向雲層播撒催化劑等物質,使雨滴提前降落。那麼可否通過該方法播撒碘化銀、乾冰等物質,把霧滴凝結成雨滴,降下來呢?

唐仁茂:“這是目前人工消霧從技術上講最成熟、運用最多的一種方法。”唐說,此方法主要用飛機或地面設備,將乾冰、碘化銀等催化劑播撒到霧中,產生大量冰晶,奪取原霧滴的水分,冰晶不斷長大降落,霧蒸發消失。

他說,這種消霧方法有很多成功例子:如1966~1967年,我國氣象、民航、科研等專家就曾聯合在合肥市採用飛機播撒氯化鈣、乾冰等物質,進行了30多次試驗,其中29次效果明顯;1984年,我國空軍在北京西郊等地用飛機撒鹽粉消霧,確保了國慶35週年慶典的氣象條件。

缺點:這種方法對環境可能造成一定影響,沒有被稀釋的催化劑降落地面的過程中,對空氣或許會造成一定污染。

奇招四:噴水

霧其實是介於雲和雨之間的細小水滴,可否向霧區高壓噴水,以“大魚吃小魚”的方式將霧水聚合,霧滴落入地面?

陳鐵帥:高壓噴水人工消霧,是將高壓噴水設備裝在車輛、船舶上,邊行駛邊噴水,或在適當距離多處固定位安裝。要求將水噴成細小雨水,並達到一定的高度及寬度面積,將霧水聚合在噴水中降落到地上。

缺點:這種細小的雨水如何把握好度,既不成爲“人工雨”,又不變成“人造霧”,技術上並不成熟,運用不多。

社會萬象
國際快訊
人間冷暖
奇聞趣事
世間印象
拉呱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