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享生活 > 健康常識 > 多洗手講衛生 “超級細菌”不可怕

多洗手講衛生 “超級細菌”不可怕

來源:爵士範    閱讀: 1.8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科研人員開始跟蹤“超級細菌”

多洗手講衛生 “超級細菌”不可怕

一種對大部分抗生素均具有抗藥性的“超級細菌”近日突然現身。多國專家就此指出,這次出現的“超級細菌”雖然難以治療,但比較容易防控,如果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手,防止“病從口入”,它就沒有想象的那麼可怕。

致病性並不一定強

“超級細菌”近來引發全球關注,英國因其科研人員主導相關研究和國內病例數量較多而成爲這一事件的焦點。記者就此採訪了英國加的夫大學的馬克·托爾曼博士。他指出,“超級細菌”的超強抗藥性來源於一個強悍基因,雖抗藥性超強,但致病性卻並不一定強。對個人而言,多洗手,注意飲食衛生是目前簡單有效的預防方法。但要從根本上對付“超級細菌”,重要的還是避免濫用抗生素。

英國加的夫大學教授蒂姆·沃爾什領導的小組於2009年最早發表了關於能抵抗幾乎所有抗生素的“超級細菌”的論文。而近來引發關注的,是他們11日剛剛發表在英國著名醫學期刊《柳葉刀傳染病》上介紹這些細菌跨國傳播現狀的論文。托爾曼說:“這是我見過的移動性最強的基因之一,它會使多種不同疾病都難以治療。”談到對“超級細菌”的防控,托爾曼說:“這些細菌雖然抗藥性超強,但它們的致病性卻並不一定強。”

最好的辦法是防禦

托爾曼以大腸桿菌和肺炎克雷伯氏菌爲例介紹說,我們所有人的體內都有大腸桿菌,還有約40%的人攜帶肺炎克雷伯氏菌。對一個健康人來說這並不會產生什麼問題,即使這些大腸桿菌和肺炎克雷伯氏菌是攜帶了NDM-1基因的“超級細菌”。但如果這個人因手術發生血液或尿路感染,那麼這些通常很容易用抗生素治好的病症就變得棘手了。

由於“超級細菌”難以治療,對付它最好辦法是防禦。對個人而言,托爾曼的建議很簡單:多洗手,注意飲食衛生,因爲“超級細菌”仍然還是走“病從口入”的老路。這位專家表示,對付“超級細菌”的治本之策還是減少對抗生素的濫用。

自上世紀40年代以青黴素爲代表的第一批抗生素誕生以來,人們日益依賴這種對付細菌的“神奇武器”。細菌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中不斷髮生變化,逐步獲得各種抗藥性。

這並非史上首個超級細菌

美國疾病預防和控制中心流行病學家亞歷山大·凱倫指出,這並非是歷史上出現的首個“超級細菌”,雖然美國將其視爲需要優先重視的問題,但它也只是“我們正在跟蹤的非常嚴重的細菌之一”,沒有證據表明,它比在美國比較普遍的耐甲氧西林金葡菌或其他碳青黴烯類抗生素抵抗型細菌等“超級細菌”更危險。

目前,對“超級細菌”起作用的抗生素有兩種,一種是多黏菌素,另一種是替加環素,但它們都不適合大規模使用。還有一些人士指出,替加環素由美國惠氏公司生產,該公司是《柳葉刀傳染病》雜誌所刊登論文的資助方之一。印度衛生部認爲,得出“超級細菌”源自印度的相關研究存在利益背景。不過,惠氏公司反駁說,該公司“未在研究設計、數據收集、分析和解釋以及報告撰寫過程中發揮任何作用”,“沒有影響獨立調查人員發起的研究”。

動態

中國啓動抗“超級細菌”研究

記者18日從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瞭解到,該研究所相關科研人員已經啓動抗“超級細菌”藥物研究。最近,一種對幾乎所有的抗生素都有耐藥性的新型“超級細菌”NDM-1(新德里金屬β內酰胺酶-1)已使全球170人被感染,其中在英國至少造成5人死亡,這種新型細菌變種基因有可能在全球蔓延。爲此,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成立了“抗NDM-1藥物研究聯合攻關小組”,並召開了由相關學科科研骨幹參加的“抗超級細菌(NDM-1)藥物研究工作佈置會”。#p#分頁標題#e#

“超級細菌”家族史

1920年 醫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是鏈球菌。

1960年 產生了耐甲氧西林的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MRSA取代鏈球菌成爲醫院感染的主要菌種。耐青黴素的肺炎鏈球菌同時出現。

1990年 耐萬古黴素的腸球菌、耐鏈黴素的“食肉鏈球菌”被發現。

2000年 出現綠膿桿菌,對氨苄西林、阿莫西林、西力欣等8種抗生素的耐藥性達100%;肺炎克雷伯氏菌,對西力欣、復達欣等16種高檔抗生素的耐藥性高達52%-100%。

2010年 研究者發現攜有一個特殊基因的數種細菌具有超級抗藥性,可使細菌獲得超級抗藥性的基因名爲NDM-1。本組稿件均據新華社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