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享生活 > 內科 > 中醫治療乙肝的三種方法

中醫治療乙肝的三種方法

來源:爵士範    閱讀: 9.0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治乙肝,對於剛出生的孩子來說,都有打乙肝疫苗,這是預防乙肝非常好的手段,但現實上,有些由於當地衛生狀況問題,導致有些人患上了乙肝,而治療乙肝大多數的人會選擇西醫,今天小編在這裏就爲大家介紹中醫治療乙肝的3種方法。

中醫治療乙肝的三種方法

中醫治療乙肝的三種方法

1、毒爲實邪,解毒排毒

乙肝多因鬱、瘀、毒形成,“鬱”爲氣病,有木土之分。“瘀”爲血病,在經在絡。而毒爲實邪,是乙肝的主要致病因素,故貫肝病之始末。肝臟是一個強有力的解毒器官,能將人體代謝過程的有害廢物進行解毒,排出體外。如肝功發生障礙,其解毒功能降低,有毒物質即對機體,尤其是特適性的肝臟產生損害,在治療上“不離於肝、也不止於肝”——扶土抑木,佐金平木,滋水涵木,瀉火疏木。重在利膽,因肝膽相照,膽爲肝臟排泄膽汁,爲肝排邪泄毒。在上者因而越之,在下者引而竭之,在膽者自當利之。

2、氣滯血淤,活血化瘀

幾乎所有的乙肝患者的肝臟都有不同程度的微循環障礙的病理改變,大多由氣滯血瘀造成,情緒不暢,並非肝鬱的唯一原因,溼熱痰濁、瘀血阻滯、經絡氣機不暢可以致鬱致瘀,肝之清陽被遏,也是一種鬱滯,氣爲血帥,氣滯血瘀,血脈不通,則瘀血內生,臨牀上兩脅疼痛,肝脾腫大,肝掌、蜘蛛痣,舌質暗有瘀斑,面色黑或晦暗,皮膚髮硬甚至開裂說明瘀血阻滯,是乙肝的基本病機之一。

3、脾氣易虛,顧護脾胃

“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因此,治療乙肝,尤其應重視益氣健脾,因爲益氣健脾法具有補充元氣,健運脾胃,升清陽,固衛表,止虛汗,退虛熱,解毒,利水、生津救脫等扶正作用。尚有生血、攝血(止血)、活血祛瘀、消腫排膿等間接作用。能調節機體多種免疫功能,促進細胞的轉化,增強細胞免疫,促進抗體生成,增強機體對疾病的抵抗能力。

乙肝的診斷方法

當感覺似患感冒、疲倦無力、食慾不振、噁心、嘔吐、厭油、甚至有輕咳、低熱、渾身不適時就應及時觀察尿色。肝炎引起的尿黃早於眼及皮膚髮黃,如尿色變黃,則應立即去醫院化驗肝功及乙肝兩對半。但也有人剛開始表現爲腹脹、腹痛或腹瀉,隨之出現噁心、尿黃,這時應及時就診,先排除肝病,特別是無黃疸型乙肝,然後再考慮其它。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患者常常感覺胃痛、吐酸水或苦水,也要警惕。因爲肝病有時也表現爲胃不舒服,易誤診爲胃病,所以還應檢 查肝功能予以確認。如發現消化不良、食慾不振、倦怠乏力、口乾舌燥、皮膚痛癢、腹脹、腹痛、記憶力減退等症狀有可能已感染肝炎,應及時就診,儘早治療。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