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享生活 > 人際心理 > 人品效應:你需要“攢人品”嗎?

人品效應:你需要“攢人品”嗎?

來源:爵士範    閱讀: 1.4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不論我們再怎麼努力,生活中總有些事到最後只能“聽天由命”。遞交了自己精心製作的簡歷之後,只能等待公司的電話通知;考試前認真準備,可出成績前也只能期盼分數能夠讓自己滿意……

人品效應:你需要“攢人品”嗎?

在我們控制了所有我們可以控制的方面後,能決定我們最終結果的往往是那些我們控制不了的,像別人的一個決定,一個偶然的因素等等。但我們總是相信“老天是公正的”。

一項最新的心理學研究發現,當人們在等待一個自己無法控制的結果時,通常會更願意做一些助人的事,希望以此來增加自己的好運。也就是所謂的“攢人品”。

“這是你應得的”

人們相信“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雖然也許你會告訴我你不相信“因果報應”之說,但不論從道德還是法律層面來說,“懲惡揚善”的信念是根植於社會的期望中的。若是出現什麼意外的驚喜,或者難以接受的事情,這種信念也會幫助我們迅速將心態調整好。我們會告訴自己,“一定是之前幫了xx一個大忙纔會有這樣好的運氣”或者“我上輩子肯定幹了什麼對不起ta的事情”。 心理學研究認爲,類似上述的想法可以讓人們儘量對自己得到的結果感到滿意。總之就是:你得到了你應得的。

攢“人品”:爲了好運而做好事

既然人們這麼喜歡把做好事和得好報聯繫起來,那當人們希望有好運的時候會不會爲了得好報而去做好事呢?

來自弗吉尼亞大學心理學家本傑明·匡威(Benjamin erse)領導的研究小組用一系列實驗對這個問題進行了探究。

在第一個實驗中,一部分參與者需要回憶一些他們無法控制其結果的事件。他們被要求寫下自己正在等待結果並且對自己非常重要的事,比如求職面試、考試分數或是醫療檢驗報告。另一些被試只需要寫下自己日常生活的某個片段。

當參與者得到被試費,以爲這個實驗結束了的時候,主試會詢問他們是否願意額外參加一項這個實驗室的志願工作,而這個工作可以爲慈善團體籌募資金。

實驗結果如研究者所料,回憶起自己無法控制結果的事件那組人中,有更多的人表示原意參加志願活動。而且,在一項後續實驗當中,當這類參與者在消磨實驗結束前的一小段時間時,也有更多的人選擇參加一個簡單的網上慈善活動,而不是娛樂活動。#p#副標題#e#

在第二個實驗中,參與者需要面對一些選擇,這些選擇有的關乎自己人生發展(比如是留在學校裏繼續讀書還是工作)。這些問題往往較難給出明確答案,並且答案也並不完全由自己的意志決定。另一些則是非常通俗的問題,像午飯是吃匹薩還是漢堡。參與者會在拿到被試費後被詢問是否願意捐一些給某某慈善機構。與前一個實驗一致,那些回答了自己毫無控制感的問題的被試,總體捐出的善款更多。

現實中的“攢人品”效應

既然研究者的假設已經在實驗設置的情境下得到證實,那如果將他們的發現應用於現實世界的場景中,結果會不會也是如此呢?

在第三個實驗,研究者以糖果作爲報酬招募了77名求職者參加實驗。他們中的一些人需要思考求職中自己無法控制的方面(比如能不能找到新工作),另一些人思考自己可以控制的方面(比如要不要多瞭解一些這個行業的知識)。完成調查後,主試會告訴參與者,他們實際的報酬是100塊。並且主試會詢問他們是否願意捐些錢給慈善組織(0到100塊都可)。那些思考自己無法控制的方面的人捐的更多。

做好事,讓你更樂觀

研究者認爲,我們面對未知的結果時,有關因果報應的“攢人品”系統將會自動啓動。在殘詞補全的測試中,更多的使用因果報應(karma)、運氣(luck)、命運(fate)此類詞來補全。可見,在他們腦中的確出現了類似因果報應的說法。將那些自己無法控制的事件與人品聯繫起來與你是否真正相信因果報應的說法沒關係。這麼做其實是爲了增強自己對整個事件的控制感,從而讓自己對事態感到一絲樂觀。

在另一項實驗中,那些回憶起自己求職的無力處境,並且選擇參加慈善活動的求職者,對自己的求職前景會表現地更加樂觀。

雖然每個人不是都像宗教信徒那樣強烈地相信宿命和業障因果,但我們也總希望好人一生平安,壞人得到應有的制裁,也希望自己的努力能夠有回報。當我們覺得周遭的生活完全超出我們的控制,便很容易去通過宗教或其他方式尋求慰藉。但由此看來,這樣的想法也不一定就是逃避現實,因爲它給了一些人繼續活着的意義,和在這世間前行的力量。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