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享生活 > 外科 > 食管異物怎麼急救與護理

食管異物怎麼急救與護理

來源:爵士範    閱讀: 2.1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於食道癌患者來說,在手術之後往往會面臨各種併發症,這時候除了要做好食道癌護理工作,更有做好急救工作,這關係着食道癌患者的生命健康,下面我們來詳細介紹如何做好食道癌患者的急救與護理工作,大家如果認爲可以歡迎採納。

食管異物怎麼急救與護理

食管異物急救與護理

食管異物(foreignbodiesintheesophagus)是耳鼻咽喉科常見急症之一。是指誤吞或吞服植物性、動物性、金屬及其他類異物後引起的食管損害,若處理不當,會引起食管穿孔、頸部皮下氣腫或縱隔氣腫、食管周圍炎、縱隔炎與膿腫、大血管破潰、氣管食管瘻及食管狹窄、下呼吸道感染等併發症。

一、病因

食管異物爲食管常見疾病,多因以下因素引起:

1、進食匆忙或注意力不集中,食物未經仔細咀嚼而嚥下。

2、老年人牙齒脫落、假牙鬆脫,咀嚼功能差,口腔內感覺減退、吞嚥功能失調。

3、小兒磨牙發育不全,食物未經充分咀嚼或有口含小玩物、釘與針等異物,是小兒發生食管異物的常見病因。

4、食管本身的疾病如食管狹窄或食管癌引起管腔變窄,也是發生食管異物的原因。

5、吞嚥異物企圖自殺。以上爲食管異物的常見原因。

食管異物常見於食管入口處,其次爲食管中段,發生於下段者較爲少見。異物種類以魚刺、骨類、棗核、假牙、金屬等最多見。

二、臨牀表現

吞嚥困難:異物停留於環後隙及食管入口處,最常引起吞嚥困難,其程度與異物的形狀、有無繼發感染有關。病情較輕時可進半流質飲食;異物較大、尖銳性異物或繼發感染時,吞嚥困難明顯,且伴有流涎、噁心、反嘔等症狀。

吞嚥疼痛:吞嚥疼痛的程度常因異物的形狀與性質以及有無繼發感染等而不同。尖銳異物位於食管入口時,疼痛侷限於頸正中或頸側,伴有壓痛。異物位於胸段時,常伴有胸骨後疼痛,可放射至背部。食管穿孔併發縱隔感染與膿腫時,疼痛加劇,且伴有高熱。

呼吸道症狀:異物較大,向前壓迫氣管,異物位置較高,未完全進入食管內,外露部分壓迫喉部,均可出現呼吸困難。異物穿破氣管或支氣管,形成食管氣管瘻;小兒唾液瀦留流入喉內,常引起嗆咳。

食管異物致食管穿破而引起感染者發生食管周圍膿腫或膿胸,則可見胸痛,吐膿,損傷血管則可有出血,黑便。

三、病情危重指徵

患者初期時,僅表現爲輕微胸痛及吞嚥困難,若突然出現胸部疼痛加劇,並伴有高熱,甚至出現大量嘔血、便血,應考慮已有食管穿孔,病變可能累及主動脈弓或鎖骨下動脈等大血管,引起致命性大出血。此時,應採取積極的搶救措施,立即行開胸探查取出異物,尚可挽救生命。

四、院前護理

一旦發生食管異物患者,不要驚慌,應做到:

懷疑有異物進入食管時,立即停止進食,飲一口水嚥下,同時做縮頸、轉頭的動作以觀察疼痛的情況及判斷異物是否存在,所在部位,以便採取相應措施。

可以採用嘔吐法,即用手指、筷子及牙刷柄等刺激咽部、舌根,引起嘔吐,通過嘔吐將異物帶出。

如上述方法不能緩解,迅速到醫院就診。

五、治療

對懷疑有異物的患者應進行食管鋇透檢查(疑有穿孔者禁做)或行食管鏡檢查,以明確診斷並進行治療。若已明確爲異物,儘早行食管鏡下異物取出,以免炎症加劇或出現併發症。

患者就診時間在發病後12-24小時內,一經確診,在患者禁食6-8小時後,應儘快做食管鏡檢查,行異物取出。

患者就診時間在發病後24小時以上,或全身情況較差,局部有感染時,可進行短時的支持療法及控制感染後再行異物取出。

若已發生食管穿孔,僅有氣腫或食管周圍尚無膿腫形成時,可先採用廣譜抗生素靜滴與肌注及支持療法,在適當時機取出異物。

食管異物合併頸段食管周圍膿腫或咽後膿腫且積膿較多時,應考慮施行頸側切開、咽側切開術,充分引流膿液。

異物已穿破食管壁,合併有縱隔膿腫等胸外病變,或異物嵌頓甚緊,食管鏡難以取出時,宜請胸外科協助開胸處理。

行食管鏡檢查異物取出術前,必須充分了解患者一般狀況,有脫水發熱的應先給予補液及應用抗生素;根據異物部位、形狀、大小,選擇合適的手術器械。

食管鏡取出異物後的處理:

1.食管異物發生後,24小時內來院經食管鏡檢查無顯著炎性反應,異物順利取出,可讓患者回家休息,進流質或半流質飲食1-2天后即可照常飲食,並口服抗生素。

2.異物超過24小時,併爲粗糙尖形異物,食管局部反應明顯,可疑有食管粘膜損傷者,應行鼻飼或禁食補液3-5天。

3.疑有食管穿孔或已有穿孔者,忌作鋇劑造影,取出異物後,必須住院密切觀察,禁飲食,補液,給予足量抗生素。

對於食道癌患者來說,會面臨很多的疾病,這些疾病都是由於食道癌所引起的,因此患者朋友們在面對這些問題的時候千萬不要緊張,只需要從容的面對這些問題既可以了。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