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享生活 > 藥品 > 手太陰肺經

手太陰肺經

來源:爵士範    閱讀: 2.6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手太陰肺經

本經腧穴:中府,雲門,天府,俠白,尺澤,孔最,列缺,經渠,太淵,魚際,少商。

手太陰肺經

中府穴

【別名】膺中府,膺俞,府中俞。

【穴義】收募三焦腑中的氣態物輸供手太陰肺經。

【名解】1)中府。中,與外相對,內部也。府,臟腑也。中府名意指本穴的氣血物質來自臟腑。本穴爲肺經首穴,氣血物質來自由胸腹包膜包裹的各個臟器,故名中府。

2)膺中府、膺俞、府中俞。膺,胸也。俞,輸送之意。府,臟腑也。穴名之意皆指本穴的氣血物質來源於胸腹內部。

3)肺募。肺經經脈的氣血物質由本穴募集並傳輸肺經。

4)手足太陰之會。中府穴爲手足太陰之會,非指本穴的氣血物質由手太陰和足太陰二經物質交會而成,而是指本穴的氣血物質同時具有此二經氣血物質的特性,以“手足太陰”名之是爲了和其它的交會穴統一說法。

【氣血特徵】氣血物質爲天部的水溼氣態物,以肺氣和脾氣爲主,分佈爲少氣多血,即是氣壓低、溫度高。

【運行規律】體內的溫熱水溼氣態物由三焦腑系統躍遷到體表系統的皮部層次。

【功能作用】以水溼氣態物的形式由三焦腑系統向體表系統輸送高溫能量、體液及各種營養物質;通過向外輸送物質能量的形式來調節改變三焦腑系統和體表系統的溫、壓狀況。

【治法】肺虛肺寒肺溼則多灸或久留針補之;肺實肺熱肺燥則急瀉之或用水針,莫灸。

【定位】在胸外側部,雲門下1寸,平第一肋間隙處,距前正中線6寸。

【解剖】當胸大肌、胸小肌處,內側深層爲第一 肋間內、外肌;上外側有腋動、靜脈, 胸肩峯動、靜脈;布有鎖骨上神經中間支,胸前神經分支及第一肋間神經外側皮支。

【主治】咳嗽,氣喘,肺脹滿,胸痛,肩背痛。

【配伍】配尺澤治咳嗽;配肩髎治肩痛。

【刺灸法】向外斜刺或平刺0.5~0.8寸,不可向內深刺,以免傷及肺臟。

【附註】肺的募穴,手、足太陰經交會穴。

雲門穴

【穴義】手太陰肺經少氣多血,肺經氣血由此傳輸四極。

【名解】雲,指本穴的氣血物質以雲的形式而存在,它是將穴內的微觀物質放大到宏觀狀態並以類象的方式來形容本穴氣血的特徵。門,出入的門戶也,指本穴是肺及其經脈與外部物質交換的一個重要門戶。雲門名意指肺經氣血以雲狀氣態物的形式傳輸經穴之外。本穴物質爲中府穴傳來的水溼氣態物,因其從體內的高溫區外出體表的低溫區,外出至體表後它仍高於體表的環境溫度,因此它會繼續向雲門穴上行。行至雲門穴後,此水溼氣態物縮合並化爲雲狀氣態物且以雲狀氣態物的形式向經穴外傳輸,故名雲門。

【氣血特徵】氣血物質爲天部中的雲狀氣態物,比中府穴的溫度壓力要低,所處位置爲肺經氣血中的最高點,熱能的吸收和擴散處於動態平衡狀態。

【運行規律】氣血物質的運行分爲二個部分,一部分以雲狀氣態物的形式向肺經以外的皮部傳播,一部分以冷縮後的雨狀雲系循肺經路線傳向

天府穴

【功能作用】傳輸肺經的氣血物質;調節輸入肺經及輸入肺經以外部分的物質比例。說明如下:當中府穴傳來的氣血物質溫度偏低、溼度偏大時(此即氣虛的狀態),由於經脈內部的氣血物質亦不飽滿,因此雲門穴向肺經以外傳輸的雲狀氣態物就不及,迴歸肺經的雨狀雲系氣態物就偏多。反之,當中府穴傳來的氣血物質溫度偏高、溼度偏小時(此即氣實的狀態),由於經脈內部的氣血物質飽滿有餘,因此雲門穴向肺經以外傳輸的雲狀氣態物就偏多,迴歸肺經的雨狀雲系氣態物就不及。

【治法】寒則補之灸之或點刺出血,熱則瀉針出氣。

【定位】在胸外側部,肩胛骨喙突上方,鎖骨下窩凹陷處,距前正中線6寸。

【解剖】有胸大肌,皮下有頭靜脈通過,深部有胸肩峯動脈分支;布有胸前神經的分支臂叢外側束、鎖骨上神經中後支。

【配伍】雲門、中府、隱白、期門、肺俞、魂門、大陵,主胸中痛。

【主治】咳嗽,氣喘,胸痛,肩背痛,胸中煩痛。

【刺灸法】向外斜刺0.5~0.8寸,可灸。

天府穴

【穴義】輸供肺經的陽熱之氣上達於天。

【名解】天,天部也。府,府宅、門府也。天府名意指本穴爲肺經陽氣上輸天部之門府。本穴物質由雲門穴傳輸而來,和天府穴處的溫度場相比,雲門穴傳來的氣血物質溫度仍處於高位,在天府穴處氣血物質的變化仍是散熱縮合冷降的變化,所散之熱以陽熱之氣的形式上輸於天,穴名之意即在於強調穴內氣血物質的這一變化,故名天府。

【氣血特徵】氣血物質爲天部中的氣態物,其存在形式爲雨狀雲系,比雲門穴的溫度、壓力要低,所處的天部空間層次也比雲門穴的要低。

【運行規律】氣血運行分爲二個方面,一是雲門穴傳來的雨狀雲系氣態物進一步散熱縮合冷降,化爲密度、比重更大的雨狀雲系並向俠白穴傳輸,二是隨着穴內物質的熱散,一部分氣化的陽熱之氣上升於頭面的天部。

【功能作用】承傳肺經的氣血物質,通過熱散的方式傳遞肺經的陽熱之氣上達天之天部。

【治法】寒則補而多灸,熱則瀉針出氣或水針。

【定位】在臂內側面,肱二頭肌橈側緣,腋前紋頭下3寸處。

【解剖】肱二頭肌外側溝中;有頭靜脈及肱動、靜脈分支;分佈着臂外側皮神經及肌皮神經。

【主治】氣喘,鼻衄,癭氣,臂痛。

【配伍】配曲池治療臂痛。

【刺灸法】直刺0.5~1寸。

俠白穴

【穴義】肺經氣血在此分清降濁。

【名解】俠,挾也,指穴位的功能作用。白,肺之色,指氣血物質在經過本穴的變化轉變後所表現出的特徵。俠白名意指肺經氣血在此分清降濁。本穴的氣血物質爲天府穴傳來的雨狀雲系,由於氣血物質不斷地遠離人體的胸腹高溫區,因此水溼雲氣在本穴處的變化乃是一個散熱冷降縮合的過程。由於不斷地散熱冷降縮合,因此,在本穴位置上氣血物質以雨降的形式從天部降到了地部,也就是從皮層降到了肌肉層。穴名之意即是取水被挾擠則下,天部烏雲化雨而落由此變得清白之意。

【氣血特徵】氣血物質爲天之下部的雨狀雲系和地之上部的冷降經水。

【運行規律】天部的雨狀雲系散熱縮合後以雨降的形式歸降地部並循肺經流行。

【功能作用】清降肺濁,潤脾除燥。

【治法】寒則先點刺出血後補而灸之,熱則瀉針出氣或水針。

【藏象】人體肺經中的氣血物運行是從中府穴循臂走手,它有如自然界由西向東運動的冷溼氣流,冷溼氣流的水溼濃度超過了它的臨界飽和值,雲團就會化作雨水從天而降,雨降之後天空會變得晴朗清白,雨水也完成了由天空向地部的位置轉換。俠白穴即是人體內的降雨點,正常情況下,肺經天部的冷溼雲氣由俠白穴從天部(皮部)降至地部(脾部),以保證肺氣的清和脾部的潤,體現肺氣的宣降特 徵。但是,俠白穴之雨氣是否歸降於地還受多種因素的影響,一是俠白穴處的溫度場、壓力場高低,局部區域的溫度場、壓力場偏高可使氣化成爲穴位的主導運動而雨氣不降,二是天府穴傳來的氣血物質本身水溼濃度就小就燥,到天府穴後未達到雨降的雲氣水溼濃度臨界值而不降,因此而造成天部與地部陰性水溼分配的不均勻。

【定位】在臂內側面,肱二頭肌橈側緣,腋前紋頭下4寸,或肘橫紋上5寸處。

【解剖】肱二頭肌外側溝中;當頭靜脈及橈 動、靜脈分支;分佈有臂外側皮神經,當肌皮神經經過處。

【主治】咳嗽,氣喘,乾嘔,煩滿,臑痛。

【配伍】配曲池,肩髎治肩臂痛。

【刺灸法】直刺0.5~1寸。

尺澤穴

【定位】在肘橫紋中,肱二頭肌腱橈側凹陷處。

【解剖】在肘關節,當肘二頭肌腱之外方,肱橈 肌起始部;有橈側返動、靜脈分支及頭靜脈;布有前臂外側皮神經,直下爲橈神經。

【主治】咳嗽,氣喘,咳血,潮熱,胸部脹滿,咽喉腫痛,小兒驚風,吐瀉,肘臂攣痛。

【配伍】配太淵,經渠治咳嗽,氣喘;配孔最治咳血,潮熱;配曲池治肘臂攣痛。

【刺灸法】直刺0.8~1.2寸;或點刺出血。

【附註】手太陰經所入爲“合”。

孔最穴

【定位】在前臂掌面橈側,當尺澤與太淵連線上,腕橫紋上 7寸處。

【解剖】有肱橈肌,在旋前圓肌上端之外緣,橈側腕長、短伸肌的內緣;有頭靜脈、橈動、靜脈;布有前臂外側皮神經,橈神經淺支。

【主治】咳嗽,氣喘,咳血,咽喉腫痛,肘臂攣病,痔疾。

【配伍】配肺俞尺澤治咳嗽,氣喘;配魚際治咳血。

【刺灸法】直刺0.5~1寸。

【附註】手太陰經郄穴。

列缺穴

【定位】在前臂橈側緣,橈骨莖突上方,腕橫紋上1.5寸,當肱橈肌與拇長展肌腱之間。

【簡便取穴法】兩手虎口自然乎直交叉,一手食指按在另一手橈骨莖突上,指尖下凹陷中是穴。

【解剖】在肱橈肌腱與拇長展肌腱之間,橈側腕長伸肌腱內側;有頭靜脈,橈動、靜脈分支;布有前臂外側皮神經和橈神經淺支的混合支。

【主治】傷風,頭痛,項強,咳嗽,氣喘,咽喉腫痛,口眼歪斜,齒痛。

【配伍】配合谷治傷風頭痛項強; 配肺俞治咳嗽氣喘。

【刺灸法】向上斜刺0.3~0.5寸。

【附註】手太陰經絡穴;八脈交會穴之一,通於任脈。

經渠穴

【定位】在前臂掌面橈側,橈骨莖突與橈動脈之間凹陷處,腕橫紋上1寸。

【解剖】橈側腕屈肌腱的外側,有旋前方肌當橈動、靜脈外側處;布有前臂外側皮神經和橈神經淺支混合支。

【主治】咳嗽,氣喘,胸痛,咽喉腫痛,手腕痛。

【配伍】配肺俞,尺澤治咳嗽。

【刺灸法】避開橈動脈,直刺0.3~0.5寸。

太淵穴

【定位】在腕掌側橫紋橈側,橈動脈搏動處。

【解剖】橈側腕屈肌腱的外側,拇展長肌腱內測;有橈動、靜脈;布有前臂外側皮神經和橈神經淺支混合支。

【主治】咳嗽 ,氣喘 ,咳血 ,胸痛 ,咽喉腫痛,腕臂痛,無脈症。

【配伍】配尺澤,魚際,肺俞治咳嗽,咳血,胸痛;配人迎治無脈症。

【刺灸法】避開橈動脈,直刺0.3~0.5寸。

【附註】手太陰經所注爲“輸”;肺經原穴;脈會太淵。

魚際穴

【定位】在手拇指本節(第1掌指關節)後凹陷處,約當第1掌骨中點橈側,赤白肉際處。

【解剖】有拇短展肌和拇指對掌肌;血管當拇指靜脈迴流支;布有前臂外側皮神經和橈神經淺支混合支。

【主治】咳嗽 ,咳血 ,咽喉腫痛,失音,發熱。

【配伍】配孔最,尺澤治咳嗽,咳血;配少商治咽喉腫痛。

【刺灸法】直刺0.5~0.8寸。

【附註】手太陰經所溜爲“滎”。

少商穴

【定位】在手拇指末節橈側,距指甲角0.1寸。

【解剖】有指掌固有動、靜脈所形成的動、靜脈網;布有前臂外側皮神經和橈神經淺支混合支,正中神經的掌側固有神經的末梢神經網。

【主治】咽喉腫痛,咳嗽 ,鼻衄 ,發熱 ,昏迷,癲狂。

【配伍】三棱針點刺出血,配合谷治咽喉腫痛;配中衝治昏迷,發熱。

【刺灸法】淺刺0.1寸,或點刺出血。

【附註】手太陰經所出爲“井”。

經脈病候

《靈樞。經脈》原文

是動則病⑴,肺脹滿,膨膨而喘咳,缺盆中痛⑵,甚則交兩手而瞀⑶,此爲臂厥⑷。

是主肺所生病者⑸:咳,上氣,喘喝⑹,煩心,胸滿,臑臂內前廉痛厥,掌中熱。

氣盛⑺有餘,則肩背痛,風寒汗出中風,小便數而欠⑻;氣虛⑼ 則肩背痛、寒,少氣不足以息,溺色變 ⑽。

註釋

⑴是動則病--張景嶽《類經》注:“動言變也,變則變常而爲病也。”指這一經脈發生異常變化就可能出現有關病症。

⑵缺盆——指鎖骨上窩部。缺盆中,包括喉嚨部分。

⑶瞀——音茂。指心胸悶亂,視力模糊而言。

⑷臂厥——指前臂經脈所過發生氣血阻逆的見症。

⑸是主肺所生病者--指這一經脈(腧穴)能主治有關肺方面所發生的病症。

⑹喘喝——氣喘聲粗。“喝”或誤作“渴”。

⑺氣盛——指實症、陽症,與氣虛相對而言。

⑻欠——指呵氣。《太素》楊上善注:“陰陽之氣,上下相引,故多欠也。”有作小便量少解,不確切。此處屬實證,當是指張口出氣。

⑼氣虛——指虛症、陰症,與氣盛相對而言。

⑽溺色變--溺,讀作尿。小便顏色異常。

翻譯

本經有了異常變動就表現爲下列病症:肺部脹滿,膨膨氣喘、咳嗽,鎖骨上窩“缺盆”內(包括喉嚨部分)疼痛;嚴重的則交捧着兩手,感到胸部煩悶,視覺模糊。還可發生前臂部的氣血阻逆如厥冷、麻木、疼痛等症。

本經所屬腧穴能主治有關“肺”方面所發生的病症,如咳嗽,氣上逆而不平,喘息氣粗,心煩不安,胸部滿悶,上臂、前臂的內側前邊(經脈所過處)疫痛或厥冷,或掌心發熱。

本經氣盛有餘的實症,多見肩背疼痛,感冒風寒自汗出,傷風,小便頻數,張口噓氣;本經氣虛不足的虛證,多見肩背疼痛怕冷,氣短、呼吸急促,小便的顏色異常。

主治

本經腧穴主治咳、喘、咳血、咽喉痛等肺系疾患,及經脈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證。

臟腑病:咳喘,上氣,煩心,肺脹滿,小便數而欠。經脈病:胸滿,缺盆痛,臑臂內前廉痛厥,掌中熱。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