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獵奇 > 社會萬象 > 媒體臥底茶葉市場爆驚人內幕:香味可調 年份造假

媒體臥底茶葉市場爆驚人內幕:香味可調 年份造假

來源:爵士範    閱讀: 1.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原標題:媒體臥底茶葉市場:香味可調,年份造假,以次充好

“明前茶,貴如金”,眼下正是新茶上市的時候。在高價的誘惑下,有些不良商家甚至用陳年舊茶冒充新茶,矇騙消費者。而由於茶葉知識匱乏,普通消費者往往難辨真僞。前些日子,李先生就遇到了真假新茶的煩心事。

李先生花了1200元在浙江寧波鄞州區橫石橋茶葉市場,買了一批聲稱剛剛上市兩三天的龍井新茶,想着請茶商朋友品鑑品鑑。沒想到對方連嘗都沒嘗,就說李先生上了當。

上篇:茶葉市場貓膩揭祕(上)——真假新茶?

茶葉批發商:“這個茶一聞,馬上就知道是陳茶。”

媒體臥底茶葉市場爆驚人內幕:香味可調 年份造假

這位茶商表示,今年的龍井新茶,最近纔剛開採鮮葉,正式上市還得過些日子,很多茶商都會在這個時候處理庫存的陳茶。聽茶商朋友一說,李先生頓時傻眼了。

媒體臥底茶葉市場爆驚人內幕:香味可調 年份造假 第2張

隨後,記者趕到了鄞州區橫石橋茶葉市場,李先生購買茶葉的這家店鋪,面積約200平米,主營鐵觀音、普洱茶、紅茶、綠茶等各類茶葉,記者看到,這裏也算是市場內規模較大的一家茶葉鋪了。此時,店裏的老闆正在給顧客介紹茶葉。

媒體臥底茶葉市場爆驚人內幕:香味可調 年份造假 第3張

顧客:“這個就是今年春季的新茶?”

店家:“剛剛出來的,剛剛出來兩天了,一千兩百元一斤,現在新茶沒賺錢的。”

媒體臥底茶葉市場爆驚人內幕:香味可調 年份造假 第4張

對於這批茶葉的品質,老闆很有自信。

“很透明的,綠茶每個人都懂,你只要細、芽頭完整,就要貴。”

媒體臥底茶葉市場爆驚人內幕:香味可調 年份造假 第5張

最終,兩位消費者以一千兩百元每斤的價格買了半斤茶葉。誰知消費者一走,這位老闆的說法就發生了180度的轉變。

“這是去年的明前茶,今年的本地的要過幾天(才上市)。”

媒體臥底茶葉市場爆驚人內幕:香味可調 年份造假 第6張

當天,我們邀請了一位業內人士,來店裏購買新茶。此時,老闆又拿出了那包去年的明前茶,開始推銷起來。

“新茶上的不多,沒幾斤了,我現在賣掉只剩下三斤、四斤茶葉了。”

媒體臥底茶葉市場爆驚人內幕:香味可調 年份造假 第7張

但是,當業內人士對這批茶葉的品質提出疑問時,老闆立即改了口。

業內人士:“你這個鮮爽度沒有那麼鮮啊。”

店家:“對對對。”

業內人士:“甜味是有的,但是鮮爽度沒有那麼夠。”

店家:“這麼早的茶葉都是蓋棚的,它一顆一顆塑料布捂起來的,哪有這麼早的(新)茶,這種茶已經反季節了。”

媒體臥底茶葉市場爆驚人內幕:香味可調 年份造假 第8張

這次,這批茶葉從明前茶搖身變成了反季茶、大棚茶。老闆私底下說,面對更加專業的顧客時,他還有別的絕招。

店家:“可以調進去的,你再過一個月來買就說是新茶了,沒有陳茶了。”

記者:“那價格呢?”

店家:“價格可以提上去了。”

記者:“就是可以把陳茶當新茶賣了吧?”

店家:“嗯。”

媒體臥底茶葉市場爆驚人內幕:香味可調 年份造假 第9張

老闆口中的“調茶”又是怎麼做到的呢?爲了一探究竟,記者應聘入店,在沒有顧客的時候,老闆會將這些陳茶放入一臺類似烘箱一樣的機器裏,大約一個多小時後,拿出了烘好的茶葉。

“聞一下香氣有沒有上來?很香啊,這個不會烤一烤就變色。”

原來,正是通過這臺機器,陳茶在經過一段時間、一定溫度的烘焙後,本身的黴味會被驅散。陳茶搖身一變,成了新茶。

記者:“一斤能賣多少錢

店家:“七百元至八百元。”

記者:“不烤的話呢?”

店家:“不烤不好賣。”

記者:“那這些茶烤完以後一個月後它就是?”

店家:“不用一個月,現在就可以當新茶賣了。”

媒體臥底茶葉市場爆驚人內幕:香味可調 年份造假 第10張

短短几天,這些高仿新茶被陸續加工出來。其中一部分還被送往鄞州區金鐘茶葉市場的分店。記者估算了一下,這批高仿新茶大約有三十斤,如果按每斤七百元的價格出售,老闆可以獲兩萬一千元,但是如果當陳茶賣,以正常的市場價格,老闆可能連一半都賺不到。

媒體臥底茶葉市場爆驚人內幕:香味可調 年份造假 第11張

那麼,這些高仿的新茶是否真的毫無破綻,記者帶着店裏的陳茶,和烘焙過的高仿茶,找到了奉化林特總站茶葉專家、奉化曲毫創始人——方乾勇。在不告知陳茶、高仿茶和新茶的情況下,方乾勇通過茶葉的香氣,沖泡,有了判斷,他發現中間的這款茶經過了烘焙加工。

奉化林特總站茶葉專家方乾勇:“不可能光把黴氣烘掉,黴氣烘掉的時候,香氣也烘掉了一部分。”

媒體臥底茶葉市場爆驚人內幕:香味可調 年份造假 第12張

最終,方乾勇在品嚐過三杯茶以後得出了結論,兩杯陳茶經過一年之後,茶葉濃度比較淡,特別是經過烘焙的高仿茶,味道就更淡。爲此,他提醒愛喝茶的消費者,買茶葉的時候最好先泡一下茶。

媒體臥底茶葉市場爆驚人內幕:香味可調 年份造假 第13張

奉化林特總站茶葉專家方乾勇:“最好用杯子泡一下,如果有陳味的、滋味比較淡的、沒有新茶那種濃度,那麼也可以基本判斷這個是陳茶。”

看人賣茶,以舊當新,以次充好,讓消費者難辨真假,屢屢上當。但茶葉市場裏的貓膩遠不止這些,有些商家還會通過虛構茶葉年份、混淆茶葉等級來謀取暴利。

下篇:茶葉市場貓膩揭祕(下)——那些不爲人知的陷阱

記者臥底的這家茶葉店主打的濃香鐵觀音,也就是俗稱的老鐵,是近幾年剛剛興起的茶葉,店家一邊給大家分茶一邊開始講述這款陳年老鐵的種種好處。

顧客:“這個喝幾杯會打嗝、消化嗎?”

店主:“通氣,沒有接觸過的人很快的。”

一番品嚐之後,店家開始掐準時機向客戶推銷這些茶葉,老闆介紹,店內在售的老鐵共有紅色、金色和黑色三種包裝。

媒體臥底茶葉市場爆驚人內幕:香味可調 年份造假 第14張

老闆說,“老鐵”的等級越高,就意味着茶葉的品質越好,價格自然也就越高。

“這是三級茶,這個三百元一斤。”

媒體臥底茶葉市場爆驚人內幕:香味可調 年份造假 第15張

但是記者發現,同一種包裝的濃香鐵觀音在總店和分店的身份卻不一樣,這種紅色包裝的三級茶在分店裏,搖身一變成了特級茶,價格也存在較大的差距。

記者:“這個也是特級的?”

分店老闆娘:“嗯,特級它分好幾種的,特一特二的。”

記者:“你確定這個是特級的?”

分店老闆娘:“確定,這個你放心,你自己喝喝也知道的。”

記者:“五百元一斤?”

分店老闆娘:“是的。”

媒體臥底茶葉市場爆驚人內幕:香味可調 年份造假 第16張

紅色包裝的三級茶怎麼到了分店就變成了特級茶了呢?老闆娘向記者傳授了賣茶的套路,原來這賣茶不僅要學茶葉知識,還要懂營銷,同樣的茶,對不同的顧客就要有不同的說法。

記者:“老闆跟我說是三級的。”

老闆娘:“嗯,是的。”

記者:“其實這個就是三級的茶?”

老闆娘:“對的。”

記者:“那說成特級的沒關係嗎?”

老闆娘:“沒事 ,你能說成特特級也可以。反正只要合顧客的口味,你愛咋講就咋講。”

媒體臥底茶葉市場爆驚人內幕:香味可調 年份造假 第17張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溪鐵觀音國家標準,產品的標籤應符合相關規定,並標示相應的類型和級別。然而,這些茶葉包裝上並沒有任何等級標識,信息也可以隨意更改,再加上消費者鑑別能力有限,像商家這樣用低級茶替代高級茶忽悠消費者,已經成爲了一種慣用手段。

媒體臥底茶葉市場爆驚人內幕:香味可調 年份造假 第18張

記者算了一筆賬,這種三級鐵觀音成本價大概是90元每斤,批發價是135元,冠上特級的標籤後,賣到消費者手上就達到了500元每斤。

媒體臥底茶葉市場爆驚人內幕:香味可調 年份造假 第19張

而爲了獲取更高的利潤,除了混淆茶葉的等級外,一些茶商還通過虛構茶葉年份來擡高價格。

媒體臥底茶葉市場爆驚人內幕:香味可調 年份造假 第20張

店主一再向客戶強調,濃香鐵觀音的年份越久,就越珍貴,當然價格也就越高。

茶葉總店老闆:“黑色的是20年。”

記者:“紅色的呢?”

茶葉總店老闆:“10年。”

媒體臥底茶葉市場爆驚人內幕:香味可調 年份造假 第21張

實際上,店主私下坦白,這些濃香鐵觀音的儲藏時間根本達不到宣傳的年份。

記者:“紅色的多少年?”

茶葉總店老闆:“五六年。”

記者:“黑的那個(多少年)?”

茶葉總店老闆:“這個好像是2007年的,也就是11年了。假如05年的你能賣到2000年你就可以了,可以多說幾年,他們白茶不是一樣嗎?”

媒體臥底茶葉市場爆驚人內幕:香味可調 年份造假 第22張

正如店主說的一樣,最近流行起來的福鼎白茶,最大的魅力就在於四個字——越陳越香。這也使得一些茶葉商販,把宣傳的重頭戲放在了儲藏年份上,一時間市場上開始充斥着動輒五年陳、十年陳甚至十幾年陳的老白茶。

店家:“白茶是因爲它是“一年茶 三年藥 七年寶”,所以它越老對人體的功效就越好。新的大概幾十塊的,稍微有年份的大概兩百多、三百多。它可以收藏,我們還說越老越值錢,年份越高的越值錢。”

媒體臥底茶葉市場爆驚人內幕:香味可調 年份造假 第23張

在一家茶葉店鋪裏,店家拿出了自家的“鎮店之寶”,一款2005年的福鼎白茶,並以八百元每片的價格兜售給記者。

店家:“不捨得賣給你們啦!只有四片了,全國只有八百片。”

那麼,這塊老白茶真的像店家所標榜的那樣具有十幾年的年份嗎?記者帶着這餅茶,找到了一位願意透露內情的業內專家進行鑑別。

業內人士:“沒有2005年這麼誇張。如果這個茶葉是有13年的話,它(應該)有一股中藥的藥香非常明顯,我聞了一下,沒有什麼藥香。”

媒體臥底茶葉市場爆驚人內幕:香味可調 年份造假 第24張

除了年份造假以外,專家掰開茶餅還發現,這塊茶餅還存在“以次充好”的情況,外圍包裹了一層相對好一些的茶葉,而裏面填充的卻是劣質的茶葉梗與普洱。

業內人士:“這種老梗是不應該出現在這裏,裏面這種修剪茶成本非常低。我們修剪以後是做低檔黑茶,比如說茶磚之類,它這個市場售價能賣到多少錢?這餅茶我看看最多也就七八十塊錢。”

媒體臥底茶葉市場爆驚人內幕:香味可調 年份造假 第25張

記者調查發現,市場上像這樣標榜着十年以上的老白茶比比皆是,專家表示,一些不良商販爲了謀求利潤,會通過人爲的工藝做舊茶葉,製造假老茶。

專家現場爲我們做了一個實驗,一餅2017年新白茶通過加溼、發酵,一天以後,處理過的白茶顏色就比原來加深許多。

媒體臥底茶葉市場爆驚人內幕:香味可調 年份造假 第26張

業內人士:“這大概已經過去了20多個小時,這個變化已經蠻大了,顏色已經明顯有點深了。24個小時可以抵一年,五六天時間可以達到五六年,甚至十來年這樣的效果。”

就這樣,許多劣質的茶葉,經過了一番包裝之後,價格可以標到幾百甚至幾千,以老茶的名義出售給消費者。

媒體臥底茶葉市場爆驚人內幕:香味可調 年份造假 第27張

業內人士:“我們好的老白茶要靠自然陳化、慢慢地變,一下子給它變的話,茶葉一個是(會)不均勻,一個(會)有黴菌產生,還有其他的一些不好的菌會產生。”

通過調查,茶葉市場中舊茶冒充新茶,等級亂,年份亂等問題已經浮出水面,如今的茶葉市場,僅靠經營者的良心和行業道德顯然無法約束整個市場的無序發展,同時也會影響茶葉市場的良性競爭,希望市場監管等責任部門的執法有效化,出臺更爲細化的監管體系,有效整頓那些欺騙消費者的行爲,嚴格規範我市的茶葉市場。

來源:寧波廣電集團多媒體新聞中心微信號

社會萬象
國際快訊
人間冷暖
奇聞趣事
世間印象
拉呱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