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獵奇 > 社會萬象 > 山東“血荒”危機暫緩 脆弱供血鏈背後引人深思

山東“血荒”危機暫緩 脆弱供血鏈背後引人深思

來源:爵士範    閱讀: 1.6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11月11日,省血液中心網站首頁的“庫存血液動態”欄內,代表A 、B 、AB、O 四個血型的圖標,已經連續3天是標示“正常”的笑臉,甚至3天前還偏低的AB 型,竟然變成了“偏多” ;青島血站的庫存也均處在正常範圍內,其中A 、B 、AB 三種血型的庫存還略高於正常水平……

山東“血荒”危機暫緩 脆弱供血鏈背後引人深思

自 10月中下旬以來,一場“血荒”波及全國多個地區,並迅速波及到我省青、煙、威地區。爾後在多方的努力下,這場危機又很快得到緩解。

危機是否已經成爲過去?這樣的風波會不會再來?對此,記者進行了調查。

颳風下雨都受影響

我國於1998年10月1日起,在全國實行了無償獻血制度,之前是有償、義務和無償獻血並行。此後,我省已多年實現臨牀用血100%來自無償獻血,省中心血站負責省部屬26家醫院的日常供血和應急任務。

目前採血最大的問題是“靠天吃飯”,採血機制依然脆弱。由於獻血完全自願,決定了供給的波動較大,表現爲每年淡旺季明顯,甚至受天氣、節假日等影響。每年3、4、5和9、 10、 11月份是“旺季”; 6、7、8和12、1、2六個月份則是淡季,採血量明顯減少,而臨牀用血量並不減,還常常成爲手術旺季,供需矛盾加劇。

採血、用血量的不可預測,又無法替代,供求關係的無法主動調節,使血液採供保障壓力劇增。

“血液從採到用,不確定因素太多,有時甚至颳風、下雨都會影響到臨牀用血。”省無償獻血辦公室主任李蓬這樣形容當前的血液採供鏈條。

首先是血液的特殊性,紅細胞、血小板的保存期限最長分別爲35天、5天,決定了不可能大量貯備,只能現採現用;而當人體大量失血時,血液是搶救生命的唯一辦法,目前還沒有藥物能夠替代,只能輸血漿,沒有別的選擇。

再就是臨牀用血隨機性大,緊急情況多,特別是產科,一旦出現產婦大出血,一個病號的用血量能把全身的血液換幾遍。“出現這些情況,往往沒有指徵、先兆,無法預料。”李蓬說。

同時,目前全省血液系統尚未形成有效的聯動機制,血液無法跨市調劑,以及一些政策、法律法規的相對滯後,也使我省血液應急能力大大降低,用血不平衡的情況更加凸顯。#p#副標題#e#

不怕大事就怕平時

“羣衆一旦調動起來,血源就很充足。”主要負責血源組織、發動的李蓬,對2008年“5·12”抗震救災時羣衆踊躍獻血的場景仍記憶猶新:不僅分佈在濟南泉城廣場東西兩側、洪樓廣場等6個點的採血車前排起了幾十米的長隊,省血液中心及各市血站的預約電話也應接不暇,省血液中心一下來了三四百人,擠滿了院子,要求獻血。

只是由於當時臨牀用血量沒有預計的大,怕造成血液浪費,只好採取辦理預約登記的辦法,先留下電話,勸大家回去,等需要時再通知來獻。“儘管當時採得不多,但場面確實很感人。”李蓬說。而一旦災情過後,出現血源緊張,再打電話通知,“能再叫回來獻的很少。”

不怕有大事,就怕平時。多年來的事實證明,血源的緊張往往出現在淡季或平時的某個血型,大的突發性事件反而血源充足。這一情況,在平時也能體現:一旦出現血源緊張,通過媒體一反映,獻血的量就上去了,緊張很快就會有所緩解,可過些日子可能還會反覆。

當前採供血體制下的血液供應曲線,總是波波折折、起起伏伏。

對於今年這場發生在“旺季”的血荒,很多業內人士表示“讓人費解”,但在一定程度上也顯出當前血液保障鏈條的脆弱和高風險。缺少一個與公衆溝通的渠道,只能等到危機發生了再作出“ 應急反應” ,勢必會出現“滯後”,成本也很高昂。

提前一天就有迴旋餘地

“提前一天通知,就有迴旋的餘地,能有效調節。可往往一來就是急的。”據山東大學齊魯醫院血液供應科主任楚中華介紹,儘管多年來一直強調“ 計劃用血”,但用血計劃仍沒能落實到位。其主要原因在於,目前省內還沒有一個連接臨牀(醫生、醫院)與採供血機構(血站)和公衆(獻血者)的信息平臺,無法有效傳遞信息和互動,各環節間的“信息不對稱”增加了發生危機的風險。

採血、供血、用血,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只有相互合作,才能保證整個血液供應系統的正常、平穩運轉。血站缺血了,醫生不能及時知道,而一旦手術安排好了,卻又不能做,再讓等,各種各樣的負面連鎖反應也就隨之出現;反之,如果實現了信息的有效溝通,各個環節都實現統籌,適時安排手術,各種矛盾也就迎刃而解。

在臨牀、血液採供機構與公衆間建立一個高效運轉的溝通機制已經是當務之急。楚中華介紹,省血液中心內部已經建立起了一套信息發佈系統,每天早7:20和晚6: 30,都能將當天的合格血庫存量的清單,發送到每個職工的手機上,只是受技術條件限制,還不能到達醫院、臨牀醫生。

“開源節流”才能保障血液供應。臨牀科學合理用血,醫院、醫生是關鍵。目前國家對臨牀適合用血指徵缺少一套完善的監督管理機制和辦法。同時,負責血液採供的血站缺少一個宣傳無償獻血科學合理用血的平臺,而醫院對這方面知識的宣傳少,很少有人關注,臨牀醫生節約用血的意識也有待進一步加強。

記者採訪的業內人士還認爲,將臨牀用血情況納入質量考覈,規範用血行爲,做到“該輸的一定要保證,不該輸的不輸,可輸可不輸的,儘量不輸”,只有這樣才能提高血液這一稀缺資源的利用效率。

社會萬象
國際快訊
人間冷暖
奇聞趣事
世間印象
拉呱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