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享生活 > 保健養生 > 四大惡習讓你美脣“暴皮兒”

四大惡習讓你美脣“暴皮兒”

來源:爵士範    閱讀: 2.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四大惡習讓你美脣“暴皮兒”

  嘴脣乾裂 根源在脾

  中醫認爲“脾開竅於口,其華在脣”,很多人一到秋冬之季,嘴脣就乾裂得慘不忍睹。造成這種現象之原因一方面是由於體內水分不足,而另一方面則是因爲夏季喝冷飲太多,導致脾胃受損,沒有及時調理,從而反映在嘴脣上,故此健脾是防止嘴脣乾裂的關鍵。

  不妨通過食補或藥補的方式健脾補血,比如人蔘、黨蔘、白朮、大棗、蓮子、扁豆、山藥、冬瓜等食材,都具有健脾利溼的功效。可以冬瓜熬湯、清炒山藥、熬大棗粥、蓮子湯、鯽魚糯米粥等。也可以多吃些新鮮蔬果,比如黃豆芽、油菜、小白菜、白蘿蔔等富含維生素的新鮮蔬菜,以及梨等水分充足的新鮮水果,這些可增加體內水分,減輕脣部乾裂;此外還應多吃滋陰潤肺之物,如芝麻、蜂蜜。儘量少吃蔥、蒜等刺激性食物,少飲酒,因爲酒精會加速體內水分蒸發。

  至於在藥物方面,麥冬、生地煎水喝,具有滋陰的作用;當歸、首烏可以煎水喝,也可以在煲湯、做飯時加入,具有補血作用。

  小貼士

  多多補充維生素

  專家表示,除了乾燥、風吹等外因,許多人嘴脣乾裂是因爲新鮮蔬菜吃得少,維生素B2、維生素A攝入量不足。在秋冬季節,人們更應多喝水,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尤其是梨、荸薺等具有生津滋陰作用的食物。如果嘴脣太過乾燥,可適量服用維生素B2加以調節。另外,也要儘量減少吹風、長時間曬太陽等物理刺激。#p#副標題#e#

四大惡習讓你美脣“暴皮兒” 第2張

 四大陋習讓嘴脣又幹又裂

  陋習1:舔嘴脣

  舔嘴脣是許多人在感到嘴脣乾燥後本能的第一反應,但這卻是最要不得的。舔嘴脣只會給嘴脣的乾旱帶來片刻“緩解”,但在幾秒鐘之後,當嘴脣上唾液的水分蒸發後,會感到更加乾燥。同時,唾液中所含的酶也會讓乾燥加劇。

  危險指數:★★★★★

  陋習2:撕皮

  嘴脣脫皮後,會顯得不雅觀,還會影響化妝,因而,許多人就習慣“順手”把它撕去。殊不知,在撕去死皮的同時,也會連帶着掀起嘴脣的皮,引起出血、紅腫等問題。

  危險指數:★★★★★

  陋習3:隨便使用護脣品

  有些人在嘴脣乾裂後會隨便使用一些廉價潤脣膏,這樣做很不科學。廉價潤脣膏裏含有大量未經仔細提純的油和太多的蠟,甚至是不穩定的動植物天然油脂,氧化後容易發出異味;其所含的大量蠟,也會影響脣部皮膚的新陳代謝。

  危險指數:★★★★#p#副標題#e#

四大惡習讓你美脣“暴皮兒” 第3張

 陋習4:直接塗抹脣膏

  最容易被許多愛美女生忽略的,就是在乾燥的嘴脣上直接塗抹脣膏,而脣膏中含有的色素會滲透到開裂的嘴脣中,讓嘴脣問題更加嚴重。

  危險指數:★★★★

  防治脣乾的生活小妙招

  1、經常按摩嘴脣。

  按摩嘴脣的方法並不困難,只要每天晚上臨睡之前,拿化妝棉沾一些蜂蜜,塗在嘴脣上,然後用手指頭輕輕按摩,以幫助促進血液循環,使嘴脣獲得養分,嘴脣就可以變得滋潤了。

 2、睡前塗抹橄欖油和糊狀奶粉。

  睡前將橄欖油塗在嘴脣上吸收20分鐘以上,然後擦淨。還可將少量奶粉用水調成糊狀,厚厚地塗在嘴脣上,充當脣膜。

 3、塗抹蜂蜜。

  如果說,你已經開始覺得嘴脣乾,可以用乾淨的棉籤往嘴脣上塗抹一些家裏都有的植物油或者是蜂蜜。不過糖尿病病人切忌塗抹蜂蜜。

  4、戴口罩。

  尤其是騎車一族,戴個口罩能擋住外面凜冽的寒風。戴口罩的目的很簡單,是爲了保持嘴脣的溫度和溼度,以免缺水、乾燥。#p#副標題#e#

四大惡習讓你美脣“暴皮兒” 第4張

5、軟膏與牙膏齊上場。

要是已經有化膿跡象出現,要用青黴素或者紅黴素軟膏抹在化膿的地方。另外,還有一樣大家家裏都有的東西,是治療口脣開裂的好藥物。那就是牙膏,牙膏治療的效果更好,對付那些比較厲害的口脣開裂更有用。一般牙膏裏都含有薄荷,或者是其他的殺菌成分,能夠起到很好的作用。

6、脣皮要用剪。

處理已翹起的脣皮,可用小剪細心地對着鏡子剪掉。千萬不要用手或鉗去撕,以免撕裂嘴脣,導致疼痛、流血,甚至感染,那裏可是醫學上所稱的“危險三角”哦。

7、正確使用護脣膏。

護脣膏應該是在嘴脣健康的時候用,如果嘴脣已經開始脫皮了,那也要停止使用。

8、不要讓嘴再碰到水。

如果嘴脣已經開始乾裂儘量不要讓嘴脣再碰到水。如果開始脫皮了,最好連刷牙都停止一段時間,建議在讓嘴脣恢復的這段時間裏,用口香糖或者牙線代替刷牙。

另外,本站專家還提醒,嘴脣乾裂有的時候不僅僅是因爲氣候造成的,還有不少口腔、牙齒的疾病也會導致嘴脣乾裂,引起脣炎。所以冬天在補水的時候,還要注意口腔的清潔,纔能有效地預防幹脣。如果脣部的皸裂、結痂症狀長期不愈,應及時到醫院就診,儘早查清病因,對症治療。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