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享生活 > 外科 > 鼻咽癌的病因病理是什麼呢?

鼻咽癌的病因病理是什麼呢?

來源:爵士範    閱讀: 1.4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1 病因

鼻咽癌的病因病理是什麼呢?

流行病學調查提出鼻咽癌的病因可能與下列因素有關:

1.1 EB病毒感染。

1.2 環境與飲食:環境因素也是誘發鼻咽癌的一種原因。在廣東,調查發現鼻咽癌高發區的大米和水中的微量元素鎳含量較低發區爲高。在鼻咽癌患者的頭髮中,鎳含量亦高。動物實驗表明,鎳能促進亞硝胺誘發鼻咽癌。也有報道食用鹹魚及醃製食物是中國南方鼻咽癌高危因素,且與食鹹魚的年齡,食用的期限、額度及烹調方法有關。

1.3 遺傳因素:鼻咽癌病人有種族及家族聚集現象,如居住在其他國家的中國南方人後代仍保持着高的鼻咽癌的發病率,這提示鼻咽癌可能是遺傳性疾病。

2 病理改變

2.1 好發部位及大體形態:常發生於鼻咽頂後壁的頂部,其次爲側壁,發生於前壁及底壁者極爲少見。鼻咽癌的大體形態分爲五種,即結節型,菜花型、黏膜下型、浸潤型和潰瘍型。

2.2 生長擴散規律:鼻咽癌的擴散有其規律性。較早期的鼻咽癌侷限在鼻咽部,可稱之爲侷限型。隨着腫瘤的生長,癌腫可向鄰近的竇腔、間隙和顱底直接擴散。結節型或菜花型腫瘤可向鼻咽腔內突出,而浸潤型、黏膜下型和潰瘍型多在黏膜下層生長。癌腫可長入鼻腔、口咽部,並可擴展到咽旁間隙,翼齶窩或侵入眼眶內。癌腫可直接向上方擴展,破壞顱底骨和顱神經。鼻咽癌的頸部轉移是通過淋巴引流系統,而遠處轉移可通過淋巴系統再進入血液循環或癌細胞直接侵及周圍血管,進入血液循環而轉移至遠處臟器。

2.3 組織學分類

2.31 原位癌:原位癌這一概念意味着癌細胞尚未衝破基底膜,鼻咽原位癌也不例外,在癌竈下一定要有完整的基底膜存在。原位癌細胞增生,呈花蕾狀或釘突狀突向上皮下時,在癌細胞與其下的黏膜固有層之間仍然有清楚的基底膜將之分隔。鼻咽原位癌的診斷主要依據細胞學的標準,其次考慮組織學的排列和結構。因此,必須從嚴掌握診斷鼻咽原位癌的細胞學標準,即其間變圖像務必達到衆所公認的程度。原位癌細胞較之正常上皮細胞,核漿比例增大,即其核面積顯著增大。

2.32 浸潤癌:

2.321 微小浸潤癌:是指基底膜被癌細胞破環,但浸潤範圍未能超過光鏡下400倍的一個視野。細胞形態較原位癌異型程度明顯,穿過基底膜呈浸潤性生長。

2.322 鱗狀細胞癌:雖然鼻咽癌大多起源於柱狀上皮,但是大多數鼻咽癌卻是鱗狀細胞癌。欲診斷鱗狀細胞癌,切片中必須具備鱗狀分化的特徵。所謂鱗狀分化是指:角化珠;細胞內和細胞外的角化;細胞間橋;癌細胞巢中細胞的排列層次似鱗狀上皮,細胞並不呈合體細胞樣。根據癌細胞鱗狀分化程度的高低,可以將鼻咽鱗狀細胞癌分爲高度、中度和低度分化三級。

Ⅰ。高度分化的鱗狀細胞癌:大部分癌組織中可見細胞間橋或角化者稱爲分化好的鱗狀細胞癌,或角化鱗狀細胞癌。癌巢內一般沒有淋巴細胞浸潤,有時也可見到個別散在的淋巴細胞。癌巢境界一般比較清楚,有時有完整的膜包繞。這型癌的問質多數是纖維組織型。伴有中性白細胞、淋巴細胞、漿細胞等浸潤。但漿細胞一般不太多。

Ⅱ。中度分化的鱗狀細胞癌:是指在癌組織中見到清楚的細胞間橋和/或角化,不是個別存在而是有一定數量的鼻咽癌。無論是細胞內或細胞外角化的數量遠較高度分化的鱗狀細胞癌少得多。癌巢內有數量不等的淋巴細胞浸潤,巢周有多少不一的漿細胞,間質改變的情況與低度分化的鱗狀細胞癌類似,而與高度分化的鱗狀細胞癌不同。

Ⅲ。低度分化的鱗狀細胞癌:光鏡下也可見一定數量的癌細胞出現細胞間橋或細胞內角化,但是數量少。癌細胞核深染。核仁肥大,常帶些嗜礆性的伊紅染色。癌巢與間質的分界比較清楚,但也可與間質交錯混雜在一起。癌巢中每有數量不等的淋巴細胞浸潤,間質可以呈多種類型,即淋巴類細胞豐富浸潤型、肉芽組織型、纖維化型和固有組織型等。無論是哪一類型的間質,每伴有數量不等的漿細胞浸潤。

2.33 腺癌:鼻咽腺癌與鼻咽鱗狀細胞癌比較起來極爲少見,尤其是在鼻咽癌的高發區。按組織發生學觀點,腺癌必須是發源於腺體者。①高度分化的腺癌:癌實質與間質分界清楚,癌巢較明顯。有的癌細胞排列成腺泡狀;有的排列成高柱狀導管樣結構;有的呈腺樣囊性癌或篩狀癌的結構;有的爲單純腺癌。②中分化腺癌:是指在癌組織中見到一定數量清楚的腺腔形成,但伴有部分未分化癌結構的腺癌,它們往往是上述高度分化腺癌進一步間變的結果,因此仍然保留部分高度分化腺癌的痕跡。③低分化的腺癌:癌組織中可見清楚的腺腔結構,數量極少。大部分癌組織呈未分化癌的結構。腫瘤細胞呈泡沫狀泡漿,Alcian藍染色爲弱陰性。

2.34 泡狀核細胞癌:大部分癌細胞核呈空泡狀變的鼻咽癌即可稱爲泡狀核細胞癌。由於它具有比較特殊的形態以及經放射治療後預後較好,因此獨立爲一型。所謂核的空泡狀變,是說核大而圓或橢圓或呈肥梭形。核面積是淋巴細胞核面積的三倍以上。核內染色質較稀少,因而使核呈空泡狀;染色質每不均等地黏附於核膜內面,因而使之厚薄不均,菲薄的地方甚至類似核膜缺損。診斷鼻咽泡狀核細胞癌,必須在切片中找到75%以上的癌細胞核呈空泡狀變。其餘不到25%的癌細胞可以是低分化的鱗狀細胞癌或未分化癌,將診斷泡狀核細胞癌的標準定爲具有75%以上的呈空泡狀變的癌細胞,是因爲如此才能顯示它特有的生物學特性,即放射治療後預後較好。

2.35 未分化癌:癌細胞分佈較彌散,常與間質相混雜。細胞中等大小或偏小,短梭型、橢圓型或不規則型,腦漿少,略嗜鹼性。核染色質增加,顆粒狀或塊狀,有時可見核仁。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