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享生活 > 外科 > 遠離食道癌,預防爲先

遠離食道癌,預防爲先

來源:爵士範    閱讀: 1.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食管癌是常見惡性腫瘤,我國年死亡約15萬人。食管癌發病年齡以55~74歲最爲多見,是中老年人羣的常見病。近年來,食管癌的發病年齡有低齡化的趨勢,35歲以下的青年人患病明顯增多,佔發病總人數的30%。今年剛30多歲的李先生平時極其喜歡吃辛辣燙類的食物,基本上是餐餐食辣。幾個月前,他出現了乾咳,吃食物時難以下嚥,並伴有哽噎感,身體消瘦等症狀,被診斷爲晚期食管中段癌。

遠離食道癌,預防爲先

(一)不良生活習慣易致癌

食管癌的發病原因目前還不十分清楚,一般認爲與居住地區及某些生活習慣有很大關係。如常飲烈性酒,過食酸菜、發黴變質食物及含亞硝胺類食物,或食物過硬、過粗、過熱、過快等。調查分析結果表明:河南、河北、山西三省交界的晉東南地區、安陽地區和邯鄲地區的食管癌發病率較低發區高10倍以上。這可能與高發地區的年降水量少、土壤偏鹼性、環境地球化學微量元素鉬、鋅、銅和錳的含量低等因素有關。另外,還有資料表明,食管癌與遺傳因素也可能有一定關係。

1、常吃燙食。流行病學調查發現,一些地區的食管癌、賁門癌、口腔癌又和熱飲熱食可能有關,就是說有可能某些黏膜上皮的腫瘤是“燙”出來的。中國新疆哈薩克族居住的地區喜歡飲用熱奶茶,一日數遍;東南沿海潮汕地區喝“工夫茶”,也是趁熱飲用;移居到新加坡的福建人後裔仍有喝熱飲的習慣,其食管癌的發病率高於不喝熱茶的人羣;太行山區的大碗熱粥也是趁熱才吃。這些地區都是我國食管癌的高發區。當然,腫瘤的發生原因複雜,均非單一因素,流行病學調查,太行山區的食管癌高發區除熱食外,飲食還有粗、快、硬等特點。日本奈良等食管癌高發區還有吃熱茶煮米粥的習慣,並且愛吃蕨菜,這也是相關因素之一。

研究發現,人體在37℃左右的情況下,口腔和食管的溫度多在36.5℃—37.2℃,最適宜的進食溫度在10℃—40℃左右,一般耐受的溫度最高爲50℃—60℃。當感到很熱時,溫度多在70℃左右。經常熱食的人,在溫度很高的情況下也不覺得燙,但是在接觸75℃左右的熱食熱飲時,嬌嫩的口腔、食管黏膜會有輕度灼傷,灼傷的黏膜表層會及時脫落、更新,基底的細胞會迅速增生、更新、補充,久而久之,增生的細胞速度如異常加快或在不良刺激下發生變異,則會發生不良傾向,何況物理刺激和高溫也是世界探討癌症病因備受關注的項目。

另外,由於黏膜的熱刺激不斷增生的情況下會增厚,增厚的黏膜受熱刺激反應會越來越不敏感,加之食管黏膜的神經反射本來就很遲鈍,這樣會越來越不怕熱,越不怕熱會越敢吃燙的東西,而吃得越燙,口腔黏膜會越增厚。如此惡性循環,人會不由自主地接受越來越嚴重的灼傷刺激。這種刺激帶來的損傷還有可能引起久治不愈的食管炎,這種食管炎有時伴有間變細胞,有人提示這有可能是癌前病變之一。屍檢時,食管癌往往和食管炎同在,食管炎往往比食管癌早10年。

熱飲熱食不但引起人們與腫瘤發生的聯繫,而且對食物的消化吸收也不利。食物太燙,在口腔存在時間偏短,細細咀嚼、刺激唾液及與之混合過程都不充分,這不利用飲食的消化吸收。溫熱刺激往往掩蓋了味覺的充分檢驗,常常難以細細品位各種食物的美味,大多隻剩下自身習慣的、在高溫中形成的單一品味。久而久之,往往對其他食品食之不香,飲食會越發單一。#p#副標題#e#

飲食過燙,不論從防癌或一般飲食衛生角度分析,都屬於不良的生活習慣。青少年的口腔黏膜更加脆弱,應從小養成食不過燙的生活習慣。有食管賁門癌家族史者更應早日糾正這種不良的飲食習慣,並及時到醫院檢查。食管黏膜神經反射不敏感,往往發生進食梗噎時纔到醫院檢查,多已是進入晚期,失去了早期手術的機會。對於已有其他不良飲食習慣的人,如吸菸、酣酒、喜食黴變食物等,爲減少致癌因素的積累應儘早改變不良生活習慣,清淡溫涼吃美味,食不過燙保平安。

2、常喝汽水。西方人向來較亞洲人更容易患上食道癌。男性又較女性易患此癌。而食道癌常常是因爲飲食習慣的不健康而造成的。

外國通訊社報道,印度一組科研人員針對美國人過去50年喝汽水的情況進行研究,發現汽水飲用量不斷增加,食道癌的病發率也有增加趨勢。專家認爲,需要更多具科學性的臨牀研究,才能證明汽水與食道癌有關係。

造成食道癌主要因素是食道胃酸逆流。以吸菸和喝酒爲主。一些止痛藥物也可能造成問題。至於汽水是否會造成食道胃酸逆流,有關的研究提出的理論是,喝汽水會間接導致位於食道和胃部之間的瓣膜擴張,提高胃酸逆流的機率,這個理論是可以成立的。但是,還需要通過更多具科學性的臨牀試驗調查,以進一步證明。有關的研究不是很有科學性,還需要更爲準確有力的臨牀數據,才能證明喝汽水會導致食道癌。

近年來食道胃酸逆流的患者不斷增加,間接的造成食道癌患者有增加趨勢。食道胃酸逆流俗稱“胃灼熱”,患者會覺得胸部及胃部有燒灼的感覺。

此外,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喜歡食用滾燙的食物,尤其是喝湯或是吃稀粥,越燙越好。這種飲食習慣對身體健康不利,並會增加患食道癌的機率。這是因爲,很燙的食物進入口腔內,會使口腔粘膜充血,損傷粘膜而造成潰瘍,從而使粘膜保護口腔的功能遭到破壞。同時,太燙的食物進入食道,還會破壞食道粘膜和刺激粘膜增生,甚至導致食道癌。

碳酸汽水增加患食道癌風險

最新研究發現,喝碳酸汽水可能會增加患食道癌的風險。提交給新奧爾良癌症和腸胃病專家會議的報告顯示,飲食習慣會使人們容易患某些癌症。

馬薩諸塞州總醫院和波士頓哈佛醫學院的卡普蘭博士說:“這些研究爲提倡健康飲食提供了依據。” 印度塔塔紀念醫院研究小組發現,過去50年裏,美國人消費碳酸飲料的增加和食道癌發病率的上升很有關係。 他們研究了美國農業部的數據後發現,美國人均消費碳酸飲料增加了4.5倍多,從1946年時的平均49公升增加到2000年時的224公升。而過去25年裏,美國白人的食道癌發生率則上升了5.7倍多。根據美國癌症學會的數據,全國去年罹患食道癌的人數是1萬3900人,其中男性超過1萬人,而且患者差不多都死了。 研究小組發現,食道癌患者增加顯然是因爲喝碳酸汽水的數量增加引起的。

他們還發現了造成這一現象的可能生物學原因:碳酸飲料造成胃脹,而胃脹引起跟食道癌有關的胃食道逆流。 研究人員發現這種趨勢是世界性的,人均年消耗碳酸飲料超過91公升的國家都有食道癌病患增加的現象。

3、其他。酒精是食管癌的諸多致病因素中十分重要的一個因素,大量飲用啤酒的人發生食管癌的危險性比不飲酒者高10倍。吸菸對食管癌的發生危險性也隨着吸菸量的增加而增加,如果每日吸菸超過10支,則其危險性較大。

食管癌的發生,與食物的過熱、偏硬,製作粗糙、吞食過快,喜進食辛辣刺激的食物密切相關。如喜歡飲用過熱的茶,喜吃蒜、醋和辣椒等食物,吃帶刺的小魚以及三餐不按時等。另外,長期大量嗜食過於辛辣刺激的食物等,也可對食管粘膜產生破壞,繼發癌變。

食管癌的發生與營養物質的缺乏也有一定的關係。飲食不當,尤其是新鮮水果、蔬菜和動物蛋白攝入不足,進食醃製、黴變等含有亞硝胺、硝酸鹽和亞硝酸鹽及含有真菌毒素的食物,食管癌的發病率則增高。

專家提醒:應首先改掉一些不良的生活習慣,注重均衡的膳食營養,注意適當的鍛鍊身體,對慢性食管炎、食管粘膜白斑和食管息肉等有潛在危險的疾病應及時治療。

(二)食道癌的三級預防:#p#副標題#e#

一級預防

病因預防:避免水源污染,減少水中亞硝胺及有害物質,調整飲食習慣,不吃過熱食物,不食粗糙過硬食物,防黴去毒;少飲高度列性酒,不吸菸。

發病學預防:應用預防藥物,積極治療食管上皮增生,處理癌前病變,如食管炎、息肉、憩室等。

二級預防

早期發現,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出現“四感”症狀之一者,應及時找有經驗的專科醫生診治,或建議定期做胃鏡檢查或放射科檢查。

三級預防

盡理提高食管癌病人的治癒率,生存率和生存質量,注重康復,姑息和止痛治療。對病人提供規範化診治方案,進行生理、心理、營養和康復方面的指導。做好臨牀終翔,提高晚期病人的生存質量。

(三)我們應該做到早期發現

食管癌的早期症狀比較輕微,常易被忽視,但如能注意體驗觀察,還是可以發現的:如進食時,胸骨柄後常有輕微不適或疼痛,持續性吞嚥有異物感,自覺食物在食管某處有短暫停留現象,好象有吞不完的食物,因而愛作吞嚥動作等等,這些症狀往往呈進行性加重。出現以上這些症狀,就應該及時到醫院進行必要的檢查,排除食管癌的可能性。

如果病變到了中晚期,則出現消瘦、進食發噎、嚴重者甚至滴水不入、胸背部疼痛、咳吐黏條等。

當然,以上這些症狀往往需要與賁門痙攣、食管良性狹窄、食管憩室等進行鑑別。

積極治療食管疾病

患食管炎、白斑、息肉、憩室、賁門失弛緩症等,由於組織學改變、功能變異、局部受刺激,容易惡化形成癌症。一定要密切觀察、積極治療和採取有效措施預防。

(四)藥物預防

患食管癌的病人常缺乏鐵、鉬、鋅、錳、硒等微量元素和維生素A、B2、C;阿司匹林能防此病,故高危人羣可在醫師的指導下,補充相關的微量元素、維生素和藥物來預防。

(五)營養合理

流行病學調查證實,營養不良與食管癌有關係。蛋白質缺乏會出現食管粘膜增生,容易惡變;脂肪缺乏時有礙必須脂肪酸和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影響健康和降低免疫功能。要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前者不能代替後者,因烹調中常破壞大量維生素和微量元素。要提倡飲茶。綠茶能防癌,並對心血管病等有利。但不主張豪飲,最好是“品嚐”,要少量多次有效的飲於體內。當妊娠、哺乳、發熱、出血和患胃腸病時則不或慎飲。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