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獵奇 > 社會萬象 > 連續熬夜看球警惕心臟性猝死

連續熬夜看球警惕心臟性猝死

來源:爵士範    閱讀: 4.5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如果熬夜看了球,第二天一定要好好休息,補充睡眠,另外熬夜別喝咖啡濃茶

連續熬夜看球警惕心臟性猝死

上週五凌晨,廣州市白雲區一酒店內突發悲劇:37歲的黃先生和朋友相約喝酒看世界盃。比賽結束後,回房間休息的黃先生致電朋友稱“很不舒服”,隨後情況惡化,在急救人員到場後不久,黃先生已證實不治。

看球猝死、外企白領倒地、的哥不堪連續工作……這種種原因引起的不能預料的非人爲因素所致的1小時內突然發生的自然死亡,叫做心臟性猝死。千萬別覺得這是偶然的個體事件,我國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中國的心臟性猝死發生率爲41.84/10萬,心臟性猝死總死亡人數高達54.4萬,居全球之首。可以說,心臟性猝死是可怕的“常見”事件。但預防及時,處理得當,也有幸運兒。

誘因:

過度勞累等是危險因素

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羅義介紹,心臟性猝死的危險因素有多種。男性發生率較女性高出4倍。好發季節爲寒冷季節,且2/3在暖和室內發生;睡眠中或早上6~12時是好發時間;過度勞累、劇烈運動是常見誘因。

此外,精神因素方面的誘因包括高度興奮、極度悲傷、激烈爭吵、驚險場面,生活方式的突然改變,以及孤獨、生活負擔過重引起的情緒壓抑,都與心臟性猝死的發生密切相關。常見的疾病方面的危險因素有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壓、糖尿病、左室肥厚、心衰、某些預警性的心律失常、心率增快、心率變異性受損、藥物中毒等。某些單基因疾病如長QT綜合徵、Brugada綜合徵、肥厚型心肌病、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兒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室速等易致心臟性猝死。家族史、吸菸、飽餐、過度飲酒也是心臟性猝死的危險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心臟性猝死的發病年齡越來越年輕。羅義分析,如今的老年人多數有一定的生活保障,工作壓力沒那麼大,心態也相對平和了一些,如果排除冠心病的因素,反倒患病比例有所下降。而30、40、50歲的人正處在人生的爬坡期,工作壓力大,應酬多、抽菸酗酒都是心臟性猝死的重要誘因。

預測:

心電學指標有價值

羅義表示,心臟性猝死的早期預測十分困難,如何識別猝死高危人羣,一直是心臟性猝死研究的熱門課題。冠心病患者,尤其是心肌梗死患者,是猝死的主要高危人羣。有多種心電學指標對預測心臟性猝死有一定價值,如心腔內電生理檢查誘發出持續性室速或室顫、高危室早等室性心律失常。而這些數據都可在心電圖檢查中被檢測出來。因此,常規心電圖檢查對發現心臟性猝死極有價值。羅義建議,30歲以上的人羣,每年都要做心電圖檢查,滿40歲的人羣,如懷疑心率失常、心肌缺血,最好做一個24小時動態心電圖來排查。

此外,中老年人也要預防冠心病。心臟性猝死患者絕大多數有心臟病基礎,冠心病可謂是“罪魁禍首”,佔心臟性猝死發病率的75%,不管是心梗還是無症狀心肌缺血,都可發生猝死;其他心臟病佔20%,主要包括各種心肌病、應激綜合徵等;不明原因佔5%。也就是說,防治冠心病就等於避免了心臟性猝死。

建議:

不要連續熬夜

熬夜看球、吃夜宵、喝啤酒意味着生活方式的突然改變,而這也是誘發心臟性猝死的危險因素。羅義建議,平時生活中一定要注意避免這些因素,如果熬夜看了球,第二天一定要好好休息,補充睡眠,不能“連續作戰”。他還建議熬夜時最好不要喝咖啡、濃茶等刺激性飲料,熬過夜後也要清淡飲食。

另外,羅義介紹,吃魚對預防心臟性猝死有一定作用。美國有研究顯示,經常吃魚的人SCD的發生率明顯低於很少吃魚的人,多吃魚的人發生動脈粥樣硬化的機率小,發生心臟性猝死的風險比不常吃魚的人低一半左右。

急救:

胸外按壓遵從“114”原則

家住廣州做服裝生意的王老闆,一直身體都不錯,今年2月卻在公司突然暈倒,王先生的愛人見狀趕緊撥打120,並學起網上看來的胸部按壓,一直按到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的救護車來。急救及時加上胸外按壓,救了王老闆一命。

大多數心臟驟停患者沒有王老闆這麼幸運。據報道,黃先生的弟弟表示事發時酒店員工是第一時間獲悉情況,可並未能立即提供有效的急救措施。羅義介紹,臨牀上心臟驟停患者能搶救過來的不足10%,心臟驟停的患者若能在2分鐘內進行電除顫,幾乎都能成功甦醒過來,過了8分鐘之後則幾乎沒有成功的可能。在我國電除顫器使用不普及的情況下,胸外按壓可有效延長病人腦供血時間,以等待救護車到來。

羅義強調,路人在遇到心臟驟停病人後,除了撥打120,最好立即實施胸外按壓,按壓遵從“114”原則,即1分鐘內按壓100次,每次按下深度爲4釐米,按壓點爲胸骨中下段的交界處。幾人輪換按壓以及有人負責人工呼吸效果更佳。醫學指導/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醫師羅義 文/記者伍仞 通訊員魏星

社會萬象
國際快訊
人間冷暖
奇聞趣事
世間印象
拉呱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