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享生活 > 中醫 > 中藥白朮的功效及臨牀應用

中藥白朮的功效及臨牀應用

來源:爵士範    閱讀: 2.8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中藥白朮的功效及臨牀應用

性味與歸經:苦、甘,溫。歸脾、胃經。

功能與主治:健脾益氣,燥溼利水,止汗,安胎。用於脾虛食少,腹脹泄瀉,痰飲眩悸,水腫,自汗,胎動不安。土白朮健脾,和胃,安胎。用於脾虛食少,泄瀉便溏,胎動不安。

用法與用量:6~12g。

貯藏:置陰涼乾燥處,防蛀。

臨牀應用:

1.歸脾湯(《濟生方》)治思慮過度,勞傷心脾,怔忪健忘,驚悸盜汗,發熱體倦,食少不眠,或婦人脾虛氣弱,崩中漏下。白朮,茯神(去木),黃芪(去蘆),龍眼肉,酸棗仁(炒去殼)各30g,人蔘,木香(不見火)各15g,甘草(炙)7.5g,當歸,遠志各3g。上咀,每用12g,水1.5盞,生薑5片,棗1枚,煎至七分,去渣,溫服,不拘時候。方中白朮助人蔘益氣補脾,爲臣藥。

2.白朮散(《外臺祕要》)治嘔吐酸水,結氣築心。白朮、茯苓、厚朴各2.4g,桔皮、人蔘各1.8g,蓽茇1.2g,檳榔仁、大黃格3g,吳茱萸1.2g。水煎,分兩次服。方中白朮配茯苓、人蔘治脾胃虛弱。

3.白朮調中湯(《宣明論》)治中寒痞悶急痛,寒溼相搏,吐瀉腹痛。白朮、茯苓、陳皮、澤瀉各15g,乾薑、官桂、藿香各0.3g,甘草30g,縮砂仁0.3g。上爲末,白湯化蜜少許調下。方中白朮配茯苓、澤瀉治脾虛溼滯。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