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獵奇 > 社會萬象 > 心臟手術可降低房顫患者卒中風險

心臟手術可降低房顫患者卒中風險

來源:爵士範    閱讀: 1.3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房顫作爲心律失常的一種,是引起卒中的首要病因之一。在美國,心臟手術是治療房顫的有效方法,而且預示了一系列新的研究。

心臟手術可降低房顫患者卒中風險

在一個38000人組成的實驗組中,研究人員對比了有相似卒中風險的個體發現:進行了導管消融術的房顫患者的三年生存率,比單純用藥物治療的房顫患者的三年生存率要高。

對比過程中發現,房顫患者進行了導管消融術後的卒中危險與沒有房顫的普通人相當,而僅進行藥物治療者發生卒中的風險是普通人的兩倍。

“風險與結局似乎關係不大”。明尼蘇達州的羅切斯特梅奧診所的Douglas Packer博士說:“那些卒中高風險的患者仍然從消融術中大量獲益”。

“這是項非常重要的研究而且各方面都與房顫患者有潛在聯繫”。Packer說,Packer研究房產的病因,但是沒有參與此項研究。

依據美國心臟協會的數據,體驗過房顫導致的心室紊亂的美國人有大約5百萬人。隨着年齡的增長或伴有糖尿病、高血壓等其他疾病,這種狀況將變的更加普遍。

心律失常能引起心腔內血栓形成,這些血栓可能脫落後流向大腦。據美國國立卒中學會報導,房顫引起的卒中佔據了美國人卒中發病率的15%.

藥物恢復正常心律的效果要差,而且用很多副作用,發揮治療房顫關鍵作用的血液藥物濃度十分細微,所以對於血栓形成無效。

導管消融是利用細微的導絲通過血管到達心腔,並利用電流消融引起房顫的組織。

爲了弄清消融術是怎樣降低房顫病人的卒中風險及降低的水平,美國猶他州墨累河山間醫學中心的Thomas Bunch博士觀察了37908例年齡60到80歲的患者的網絡診療數據,實驗組包含了4200例經消融術的房顫患者,17000例未經消融的患者及17000例空白對照患者。研究者同時匹配了三組實驗患者患卒中的風險資料,比如以前是否發過卒中,高血壓,糖尿病及充血性心力衰竭等疾病。

一年後900發生卒中,未經消融術的房顫患者中卒中發生率爲3.5%,而經過消融術的房顫患者中卒中發生率爲1.4%,空白對照組的卒中發生率也爲1.4%。

Bunch及他的同事在心律期刊上報導:三年後三個實驗組的結果與之前相似。

這項研究並不能證明消融術能降低卒中風險,結論依然很不清晰,比如,是否因爲消融術後患者有更高的隨訪率因而降低卒中風險。東京日本大學醫學院的Yasuo Okumura博士在評論中說到。

而且研究者們也並不知道房顫患者吃的是什麼藥,所以消融術患者不能被拿來與藥物治療患者對比,而且消融術患者也有可能服用了額外的藥物。

但是考慮到消融術後患者的跟蹤數量是迄今最大的,Bunch認爲實驗結果應該是有積極意義的。

“風險資料顯示出卒中風險的降低十分的令人喜悅”。Bunch說:“這意味着我們能提升很多患者或是我們的患者長期生存的生活質量,無論是否存在除房顫以外的其他疾病。”

手術並不是新的治療方法,他說,但是手術通常作爲藥物治療後的候選項,甚至有些醫院並沒有開展。

“有高端心臟病專業知識的醫療機構普遍開展了房顫的射頻消融治療”,Bunch說:由於很多機構沒有開展此項手術,當你考慮社區房顫發病率時就有問題。

消融的費用高達8萬美元,但是Bunch的研究中,治療的費用都是私人或是醫保患者。

一項涉及了22000個患者的臨牀實驗正在進行中,在首次診斷房顫後跟蹤5年。房顫導管消融與藥物治療比較實驗(CABANA),他們同時進行了房顫導管消融與藥物治療的費用比較。

作爲此項綜合性研究的帶領人Packer透露,促成CABANA實驗的原因是Bunch教授先前的研究結論:房顫病人經消融術後的死亡率更低。

“他提供了我們理論假設的基本即消融術比藥物治療更好。需要做的就是通過CABANA實驗來證實這個假設” Packer說。

隨着人口年齡的增長及糖尿病率的增長,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預示到2050年美國人中將有1200萬人患有房顫。

“這種增長的狀況不僅僅是由於老齡因素引起”。Bunch說:“1/8的美國人將患上房顫,如果我們活的足夠長的話”。

目前的指南建議房顫患者服用抗心律藥或是血液稀釋劑來降低卒中的發生率。但是Bunch說到他的研究結果顯示如果藥物不起作用的話,進行消融術將獲得好的療效。

社會萬象
國際快訊
人間冷暖
奇聞趣事
世間印象
拉呱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